㈠ 平安普惠貸款合法嗎
平安普惠的貸款是合法的呀,因為平安擁有合法的經營牌照。
㈡ 平安普惠是正規公司嗎貸款是合法的嗎
平安普惠是中國平安集團旗下的一家貸款公司,專業做小額貸款。關於平安普惠是正規公司嗎?貸款是合法的嗎?我認為是合法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該公司在全國各地都有辦事處,公司招的銷售人員比較多,通過電話拜訪以及陌生拜訪的方式開發客戶,入職貸款公司要謹慎。其次,平安普惠為各個階層提供專業的借款服務,致力於促進經濟的發展,在貸款的時候要注意好利息。我認為公司的企業文化比較難以接受,幾乎各個崗位都帶有銷售的性質,而且公司內部會勸其他崗位的員工去轉銷售崗。最後,只要通過正規平台去貸款,那就不會犯法。和公司發生糾紛,第一時間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就可以,目前公司還沒有發生過大型的經濟糾紛。
一:公司是正規的,有很多員工,但是銷售比較多。
該公司在全國各地都有辦事處,公司招的銷售人員比較多,通過電話拜訪以及陌生拜訪的方式開發客戶,入職貸款公司要謹慎。
關於平安普惠是正規公司嗎?貸款是合法的嗎?大家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如果你也認可本篇文章,記得點贊加關注哦。
㈢ 平安貸款有被判刑的嗎
不會但是會上徵信的,會對你的徵信產生不良影響,以後想在貸款基本不可能了,建議你盡快把錢給人還上。
㈣ 你好,請問平安普惠貸款合法嗎
平安普惠貸款利是合法的。
判斷一個網貸平台是否合法,只要了解放款資質、貸款利息、催收方式就可以了。平安普惠放款資質已經取得了兩塊小貸牌照,分別是重慶金安網路小貸牌照和湖南省平安普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的小貸牌照。因此,平安普惠在放款資質方面是沒有問題的。
平安普惠貸款利息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年化貸款費率在36%以上就屬於高利貸,是不合法的。從目前平安普惠放款的情況來看,年化貸款利率多數在20%以內,沒有觸及高利貸的紅線。
(4)平安公司放貸款犯法嗎擴展閱讀:
在催收方面,正規金融機構繼續進行貸款催收,基本沒有爆炸性地址簿、威脅、恐嚇、大字書寫等暴力催收手段。正常情況下,平安普惠貸款都是按照規定打電話、發簡訊、上門收款。
對於嚴重拖欠貸款的借款人,平安普惠貸款可能會通過法律渠道。從貸款資格、貸款利息和收取方式三個方面來看,平安普惠貸款是合法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平安普惠
㈤ 通過一家公司辦了平安貸款他們要收押金合法嗎
樓主您好,我們是不收費的,我在問下您,貸款是否已經成功辦下來了,如果錢已經到位了,那麼就是你們之間的承諾了,如果沒有貸款下來,就問您收費的肯定是騙子的,可以在線詳細補從下,我隨時為您解答
㈥ 平安貸款合法嗎
平安銀行,全稱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一家跨區域經營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中國大陸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1.2335億元,總資產近1.37萬億元,總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及其控股子公司持有平安銀行股份共計約26.84億股,佔比約52.38%,為平安銀行的控股股東。
在全中國各地設有34家分行,在香港設有代表處。2012年1月,現平安銀行的前身深圳發展銀行收購平安保險集團旗下的深圳平安銀行,收購完成後,深圳發展銀行更名為新的平安銀行,組建新的平安銀行正式對外營業。2013年5月24日內部正式發文宣布調整總行組織架構,總行一級部門由原來的79個精簡至52個, 新建或整合形成了3個行業事業部、11個產品事業部和1個平台事業部。
截至2013年6月底,平安銀行資產總額18,269.98億元,存款總額11,753.61億元,貸款總額(含貼現)7,864.84億元。
2013年12月30日晚,平安銀行發布公告稱,收到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批復,核准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3.23億股新股,平安銀行將於6個月內完成本次定向增發。
㈦ 平安普惠被法院認為設關聯公司放貸涉嫌犯罪,公司否認,你怎麼看
2019年11月9日,中國平安對外發布公告對於媒體報道「平安惠普設立關聯公司放貸」進行了聲明解釋,通篇下來就是在為平安自己辯解,那麼平安有沒有違規發放高利貸獲取利益呢?
那為什麼會被很多人認定設關聯公司放貸涉嫌犯罪,因為現實中有的平安惠普的放貸,名義上是平安普惠放貸,審批也是平安普惠,利率也是我們上述計算的利率;但是放款時則轉手通過它旗下的陸金所P2P平台,而轉手後的陸金所還會收取追加的轉手利率,追加的利率在1%-2%之間,本息同還,在考慮到本金遞減,有可能就會超過36%,不過更多的都是擦邊球,很多時候基本疊加後的利率就是維持最高在35.99%,這也是平安集團對外發布公布的底氣所在。
總結
作為一家正規的金融集團,平安集團的放貸一般是不會超過36%的,這些金融機構對於政策的研究是極其深入的,所以最多是達到政策的擦邊球,違法還不至於,因此說平安集團放高利貸一般不會成立。但不得不說,對外宣傳月息0.7%(年利率8.4%),再通過各類費用把利率提起來,確實算是一個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