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源地貸款能完全在網上辦理嗎
可以。在生源地貸款官網上提交申請。然後在當地鄉鎮准備相關資料。
2. 生源地貸款申請完成後還有什麼需要在網上辦理的了
就是在網上把那張表導出來蓋章。。。你直接去民政或者資助中心附近的復印店,那裡的老闆特別清楚,會知道你還缺什麼
3. 怎樣在網上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
這個應該要本人去當地辦理吧。
4. 怎麼網上辦理助學貸款
辦理助學貸款的流程:
貸款受理部門提出貸款申請;
准備材料 。准備相關材料到當地教育局學生資助管理部門登記並領取《國家開發銀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借款人需將申請表填寫完整並印章齊全;
審核材料 。借款人及共同借款人本人到登記領表的縣(市、區)教育局學生資助管理部門,出具身份證明材料(含借款學生及共同借款人身份證及復印件、學生證或錄取通知書、戶口簿)復印件需要兩份、申請表和郵儲賬號,縣教育局學生資助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對材料進行審查;
簽訂合同 。借款人及共同借款人本人簽訂《國家開發銀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借款合同》,簽訂借款合同同時授權郵政儲蓄銀行從上述賬戶中扣收貸款本息;
合同回執寄返。借款合同簽訂完畢後,學生可持合同到高校報到,從2011年起學生只需到高校資助中心辦理電子回執,無需再郵寄紙質回執。報到後30日內教育局學生資助管理部門未收到回執(最遲不得超過10月30日),視同學生撤銷借款申請;
貸款發放與支付。根據合同約定,郵儲銀行將在合同約定日期發放貸款,並將貸款資金電匯至借款學生所在高校指定賬戶;
償還貸款。借款學生畢業後,學生及其共同借款人負責按借款合同約定,按時在個人賬戶中存入足額資金。
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條件:
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誠實守信,遵紀守法;
已被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批准設立、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專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正式錄取,取得真實、合法、有效的錄取通知書的新生或高校在讀學生;
學生本人入學前戶籍、其父母戶籍均在本市、縣(市、區);
家庭經濟困難,所能獲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間完成學業所需的基本費用;
銀行規定的其他條件。
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申請材料:
國家助學貸款申請書;
本人學生證和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未成年人須提供法定監護人的有效身份證明和書面同意申請貸款的證明);
本人對家庭經濟困難情況說明;
學生家庭所在地有關部門出具的家庭經濟困難證明。學生本人對其提供證明材料的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
銀行規定的其他資料。
5. 生源地助學貸款放款受理後能更改學校賬戶嗎
這種問題,應該直接問貸款銀行,一般來說是可以的
希望可以幫到你,滿意請採納
6. 生源地助學貸款怎麼網上辦理
如果是中學貸款的話,在你達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然後登錄你們的數學網站上進行注冊,然後選擇助學貸款的申請就可以了。
7. 我是河北省的,我想要知道如何修改生源地助學貸款在網上
http://syd.he.e.cn/login.aspx?ReturnUrl=%2fstudent%2fstudent_jbxx.aspx
這是貸款的系統,可以去看看
8. 在網上申請了助學貸款,但是不想辦了,怎麼取消
首先兩種情況,即使成功了通知你前往辦理的時候,你不去就可以了。
首先,你沒簽合同那就沒有履行合同的義務,生源地貸款更不會強迫你去辦,這本身就是國家的貼息貸款。其次,你不簽合同就視為你放棄了辦理,即不簽就會自動取消,不放心的話可跟你們當地教育局負責這個的工作人員確認。再,不會對你的徵信有影響,因為你都沒簽合同那麼這個借貸關系就沒有形成,那麼助學貸款的放款方(國家開發銀行)就沒辦法上傳你的數據至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又,你網上填的信息不會被泄漏,因為能看到這些信息的人需要許可權,泄漏風險很大,這個系統一般也沒人敢黑。最後,作為大學生或者准大學生,學長建議你:除了得到答案之外應該更多的去思考,了解背後的規則,機制,以上我回答的都可以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官網找到相關規定,當然需要你自己閱讀理解條款背後的意思。最後,祝大學生活快樂。
9. 國家開發銀行高校助學貸款怎樣進行網上申請
一、注冊學生在線服務系統:
登錄國家開發銀行助學貸款信息網(www、csls、cdb、com、cn),注冊學生在線服務系統(生源地);
溫馨提示:如學生的《學生證》原件遺失,可由高校開具的《學生在校證明》代替,縣級資助中心留存《學生在校證明》原件。學生可登陸國家開發銀行助學貸款信息網點擊生源地學生在線服務系統左側生源地助學貸款介紹中查看助學貸款范圍。
(9)生源地貸款怎麼改成網上受理擴展閱讀:
生源地助學貸款支持對象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誠實守信,遵紀守法;
3、已被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批准設立、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專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正式錄取,取得真實、合法、有效的錄取通知書的新生或高校在讀學生;
4、學生本人入學前戶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戶籍均在本市、縣(市、區);
5、家庭經濟困難,所能獲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間完成學業所需的基本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