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師,您好,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公司應該採用哪個行業的會計制度呢,
既然是公司,應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制度)。具體核算,可以參考財政部《投資公司會計核算辦法》。
按照規定的利率計提或收取收的委託貸款利息
借:應收利息 / 銀行存款
貸:利息收入
發生的利息支出(向職工集資)
借:利息支出
貸:長期借款
政府以交納出讓金形式的土地使用權出讓怎樣賬務處理?
與企業的處理一樣,計入無形資產。
收到財政撥入的項目工程款又怎麼賬務處理(通過投資公司轉撥到建設單位)。
作為專項應付款處理
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 等
貸:專項應付款
轉撥時
借:專項應付款
貸:銀行存款 等
剩餘留用(經批准)
借:專項應付款
貸:資本公積
❷ 發生融資及利息、手續費的賬務如何處理
借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付款
付利息時:
借:財務費用
貸:銀行存款
歸還本金時:
借:其他應付款
貸:銀行存款 PS:融資手續費計入管理費用
❸ 企業向融資公司借款,會計賬務如何處理請高手指點~~~~~~
收到貸款(一年以內,含一年)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借款--**公司借款
❹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公司應該採用哪個行業的會計制度
既然是公司,應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制度)。具體核算,可以參考財政部《投資公司會計核算辦法》。
按照規定的利率計提或收取收的委託貸款利息
借:應收利息/銀行存款
貸:利息收入
發生的利息支出(向職工集資)
借:利息支出
貸:長期借款
政府以交納出讓金形式的土地使用權出讓怎樣賬務處理?
與企業的處理一樣,計入無形資產。
收到財政撥入的項目工程款又怎麼賬務處理(通過投資公司轉撥到建設單位)。
作為專項應付款處理
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等
貸:專項應付款
轉撥時
借:專項應付款
貸:銀行存款等
剩餘留用(經批准)
借:專項應付款
貸:資本公積
❺ 求問向網路借貸平台貸款的中小企業怎麼進行賬務處理!!
向網路借貸平台貸款的中小企業,請樓主明示是在什麼樣的網路平台進行借款的,如果是政府的一些資助平台的話,按照正常融資進行賬務處理即可,至於是否屬於長期借款,可根據使用年限進行判斷,超過一年以上的借款,計入長期借款核算。
❻ 簡述貸款業務的會計處理原則
本科目核算企業(銀行)按規定發放的各種客戶貸款,包括質押貸款、抵押貸款、保證貸款、信用貸款等。 企業(銀行)按規定發放的具有貸款性質的銀團貸款、貿易融資、協議透支、信用卡透支、轉貸款以及墊款等,在本科目核算;也可以單獨設置「銀團貸款」、「貿易融資」、「協議透支」、「信用卡透支」、「轉貸款」、「墊款」等科目。 企業(保險)的保戶質押貸款,可將本科目改為「1303 保戶質押貸款」科目。 本科目可按貸款類別、客戶,分別「本金」、「利息調整」、「已減值」等進行明細核算。 貸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發放的貸款,應按貸款的合同本金,借記本科目(本金),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有差額的,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資產負債表日,應按貸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按貸款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利息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合同利率與實際利率差異較小的,也可以採用合同利率計算確定利息收入。
2)資產負債表日,確定貸款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貸款損失准備」科目。同時,應將本科目(本金、利息調整)余額轉入本科目(已減值),借記本科目(已減值),貸記本科目(本金、利息調整)。
資產負債表日,應按貸款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借記「貸款損失准備」科目,貸記「利息收入」科目。同時,將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利息金額進行表外登記。 收回減值貸款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按相關貸款損失准備余額,借記「貸款損失准備」科目,按相關貸款余額,貸記本科目(已減值),按其差額,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按規定發放尚未收回貸款的攤余成本。
❼ 公司向銀行貸款,如何做帳
1、公司收到貨款,貸款期限一年,借記「短期借款」分錄,分錄如下:
借:短期借款
貸:銀行存款
2、每月計提利息,分錄如下:
借:財務費用
貸:應付利息
3、實際支付利息時,沖銷應付利息:
借:應付利息
貸:銀行存款
(7)融資平台公司貸款賬務處理擴展閱讀
題中由於貸款期限是一年,故應用「短期借款」科目,若貸款期限超出一年,則會應用「長期借款」科目。兩者之間的區別有:
1、期限不同,短期借款指期限不滿1年(含1年)的借款,長期借款指期限超過1年的借款。
2、利息調整需求不同,短期借款科目只核算借款的本金,不包括利息費用的調整,長期借款科目既核算借款的本金,也核算利息費用的調整。
參考資料
短期借款-網路
長期借款-網路
❽ 融資租賃承租人收到融資公司的貸款,賬務處理
20×7年1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項購貨合同,甲公司從乙公司購入一台需要安裝的特大型設備。合同約定,甲公司採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價款。該設備價款共計900萬元(不考慮增值稅),在20×7年至2×11年的5年內每半年支付90萬元,每年的付款日期分別為當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
20×7年1月1日,設備如期運抵甲公司並開始安裝。20×7年12月31日,設備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發生安裝費398 530.60元,已用銀行存款付訖。
假定甲公司的適用的6個月折現率為10%。
(1)購買價款的現值為:900 000×(P/A,10%,10)=900 000×6.1446=5 530 140(元)
20×7年1月1日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設備 5 530 140
未確認融資費用 3 469 860
貸:長期應付款——乙公司 9 000 000
借:在建工程——××設備
未確認融資費用→未來應付利息
貸:長期應付款→未來應付本金和利息
(2)確定信用期間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如表5-1所示:
表5-1 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表
20×7年1月1日 單位:元
日期 分期付款額 確認的融資費用 應付本金減少額 應付本金余額
① ② ③=期初⑤×10% ④=②-③ 期末⑤=期初⑤-④
20×7.01.01 5 530 140.00
20×7.06.30 900 000 553 014.00 346 986.00 5 183 154.00
20×7.12.31 900 000 518 315.40 381 684.60 4 801 469.40
20×8.06.30 900 000 480 146.94 419 853.06 4 381 616.34
20×8.12.31 900 000 438 161.63 461 838.37 3 919 777.97
20×9.06.30 900 000 391 977.80 508 022.20 3 411 755.77
20×9.12.31 900 000 341 175.58 558 824.42 2 852 931.35
2×10.06.30 900 000 285 293.14 614 706.86 2 238 224.49
2×10.12.31 900 000 223 822.45 676 177.55 1 562 046.94
2×11.06.30 900 000 156 204.69 743 795.31 818 251.63
2×11.12.31 900 000 81 748.37* 818 251.63 0
合計 9 000 000 3 469 860 5 530 140 0
* 尾數調整:81 748.37=900 000-818 251.63,818 251.63,為最後一期應付本金余額。
確認融資費用攤銷(確認的融資費用)可計算如下:
應付本金余額=長期應付款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余額
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期初長期應付款余額-期初未確認融資費用余額)×實際利率
例如:20×7年12月31日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確認的融資費用)=[(9 000 000-900000)-(3 469 840-553 014)]×10%=518 315.40(元)。
(3)20×7年1月1日至20×7年12月31日為設備的安裝期間,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符合資本化條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20×7年6月30日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設備 553 014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553 014
借:長期應付款——乙公司 900 000
貸:銀行存款 900 000
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設備 518 315.40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518 315.40
借:長期應付款——乙公司 900 000
貸:銀行存款 900 000
借:在建工程——××設備 398 530.60
貸:銀行存款 398 530.60
借:固定資產——××設備 7 000 000
貸:在建工程——××設備 7 000 000
固定資產成本=5 530 140+553 014+518 315.40+398 530.60=7 000 000(元)
(4)20×8年1月1日至2×11年12月31日,該設備已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不再符合資本化條件,應計入當期損益。
20×8年6月30日:
借:財務費用 480 146.94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480 146.94
借:長期應付款——乙公司 900 000
貸:銀行存款 900 000
❾ 請教高手,網路貸款公司賬務處理,資金往來都在第三方平台上如何處理
我記得回答過你的這個問題的。看上次我的回復。
正如你說的「從始至終資金都沒有從銀行賬戶中進出」都在第三方平台上,那根本不需要做賬的。你提供的只是一個中介服務,對嗎?那麼只有在確認你的服務收入時做賬就行了,也就是所謂的「差價」。
借:其他應收款-第三方平台的XX公司
貸:營業收入
收到錢,第三方平台把差額轉給你時: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第三方平台的XX公司
要交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按營業收入計算營業稅,按稅前利潤計算企業所得稅。
❿ 貸款公司的融資款要記入哪個科目
看期限,看借款主體,看貸款人,看財務報告使用人的意願。
是你們借出的錢吧,長期應收款可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