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網貸平台消失了,欠的錢還不了,時間長了會加利息嗎
當然不是,很多借款人都會有這樣的心態,平台都倒閉了,還還什麼錢,從而導致平台回款不順利,進而投資者找平台追要債權不順利,所以平台退市只是P2P信息中介平台的退市,絕對不代表借款關系的消失,借款關系,不僅僅意味著平台與借款人之間的,也意味著平台與投資者之間的,投資者有權找平台追索債權,平台自然也永遠都有權利去找借款人追索債權。
B. 在網上通過手機貸款,利息太高一直沒還 會怎麼樣
你通過手機,貸款1300元,月息是10%,那麼年利率高達120%,這個屬於高利貸,你可以向銀監會投訴這個貸款平台。
高利貸。
雖然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民間借貸都受法律保護。
接下來給大家科普一下,有關民間借貸的一些常識,希望大家能能清楚掌握,以免掉進陷阱。
1、合法的民間借貸才受法律保護
明知對方借錢的目的是非法行動,你仍然借給他,不僅不受保護,還會受相關法律制裁。
乘人之危,或者使用欺詐、挾迫等手段使對方違心借貸的,有責任的出借人只能收回本金。
2、民間借貸的1分利息怎麼計算
通常月息1分即1%,年利率是1%*12=12%,借1萬,1年利息1200元;
年息1分,代表年利率是10%,借1萬,1年利息1000元。
3、如何界定高利貸
高利貸其實只是個約定俗成的詞,法律並沒有明文的規定和解釋。
因此界定其實很難,剛開始是跟銀行貸款利率對比,一般高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就屬於高利貸,不受法律保護。
而最新的界定標準是根據2015年最高法出台的有關審理民間借貸糾紛的《規定》,其中有兩個關鍵數字要牢記:24%和36%。
舉個例子,假如老王找你借錢,約定年利率不超過24%,後來老王耍賴不還錢,你去法院起訴他,要求返還本金和利息,法院是支持的。
假如當初約定的年利率是30%,這時就不一樣了,超過24%的部分,法院是不會支持的,但是如果之前已經付過的,法院也不幹涉。
而如果約定的年利率超過36%,那就屬於所謂的高利貸了,法院會判決超過利息部分無效。
不過在現實中,很多放高利貸的公司,大多會採取手續費等名義,或陰陽合同,將借貸合同做到36%利息以下,以規避日後的借貸糾紛,需要特別小心!
4、有三種情況要注意
最後,有三種情況要注意(特別是寫借條的時候):如果事先沒有約定利息或約定不明確,視為無息借款;
提前還款,除非另有約定,否則按實際借款期計算利息;把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即利滾利,不受法律保護。
C. 請問我在網上貸款!已經逾期了三天!他的利息過高了!就要我100多塊錢的利息了!要是不還會怎樣!
如果不換。積累到一定金額就等著法院傳票吧。。。
D. 我網上平台借款了現在沒錢還了會怎麼樣
1、徵信污點
有些人認為網貸平台沒有進入央行的徵信系統就不會對個人徵信有影響,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現階段網貸平台和央行之間有著相互連通並且加密的體系,網貸平台與平台之間也有一珙享的「黑名單」。
雖然目前很多網貸平台沒有接入央行徵信系統,但是徵信作為一種發展趨勢,普及是遲早的事。徵信產生污點,勢必會影響以後的生活。
2、高額逾期費用
逾期不還,每個貸款平台收取的費用都不樣。但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收費標准比較高,利滾利非常嚇人。網大學生借款幾千元逾期幾個月沒還,利息達到幾萬元的新聞屢見不鮮,能按時還款一定要按時還款。
3、平台催收
網上關於暴力催收的報道很多,但是催收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剛逾期幾天,平台客服會溫馨提醒已經逾期,請按時還款:第二階段, 逾期較長時間,平台客服嚴肅警告,威脅再逾期不還將面臨嚴重後果第三階段:逾期很長時間,平台開始展開實際行動。
4、法庭相見
借貸人長時間逾期不還額度超過2000元就構成詐騙罪了,網貸平台有權利上告法庭。情況嚴重者,借貸人不僅要支付貸款的本金和利息、雙方的訴訟費和罰款外,甚至有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4)網上貸款了現在時間久了利息也很多會怎麼樣擴展閱讀:
不良貸款後果
1、遭遇罰息和違約金。貸款不還,首先遭遇到的就是高額罰息,一些金融機構在罰息的基礎上,還需要你支付一筆違約金,這些費用加起來,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2、信用受損。借了銀行的錢,逾期不還,你的個人信用報告就會留上污點,以後再想申請信用卡、申請貸款,就是難上加難。即便是小額貸款公司,沒有計入徵信,圈子裡也有一套共享的「黑名單」體系,一家不還,別家的貸款也會很難審批。
3、被各種手段催收。無論是銀行還是小貸公司,都有自己的催收體系。初級的會給你發簡訊、打電話催繳,程度嚴重一些的,甚至會有催收人員24時貼身緊逼,嚴重擾亂工作、生活。
4、被起訴,資產可能被封。金融機構也會用法律武裝自己。欠款不還,金額比較大的,就會被起訴。一旦法庭宣判完畢,你就算一百個不情願,也必須得執行「還款裁決」,否則,法院就會依法查封你名下房產,以拍賣所得,償還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