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司向其他公司的貸款利息收入應計入哪個科目
出投資款時:
借:短(長)期投資
貸:銀行存款
按月、季、年確認收入時:
借:應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
實際收到利息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利息
㈡ 關於公司取得借款利息收入是否應該交稅,交什麼稅
關於公司取得借款利息收入應該交稅,需要交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
首先,對於營業稅。
根據稅法的規定,納稅人將貨幣資金存放於銀行等金融機構而取得的存款利息收入,不徵收營業稅。但是,納稅人將資金委託金融機構發放貸款,或者自行及其他方式將資金貸於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使用,而取得的利息收入,應當按照「金融保險業」稅目,以取得的利息收入的5%交納營業稅。
其次是企業所得稅。
企業取得的利息收入會直接沖減當期財務費用,這項損益會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增加應納稅所得額),最後導致當期所得稅(應交所得稅)增加。所以對於利息收入是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的。
拓展資料:
1、利息收入是指企業將資金提供給他人使用但不構成權益性投資,或者因他人佔用本企業資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貸款利息、債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債務人應付利息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2、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確認的利息收入,包括發放的各類貸款(銀團貸款)、貿易融資、貼現和轉貼現融出資金、協議透支、信用卡透支、轉貸款、墊款等)、與其他金融機構(中央銀行、同業等)之間發生資金往來業務、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等實現的利息收入等。
3、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按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等科目,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貸款——利息調整」等科目。
實際利率與合同利率差異較小的,也可以採用合同利率計算確定利息收入。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㈢ 企業借款利息收入怎樣交企業所得稅
不交營業稅,但是要交企業所得稅
已計入財務費用貸方的話可以調到投資收益,也可以不調整
結轉利潤的時候結到本年利潤即可
㈣ 企業收的貸款利息
如果是你的公司貸款給這兩公司,而收的利息,那就屬於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1.確認利息時 借:應收利息 貸:利息收入
2.收到利息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利息
㈤ 企業之間借款的利息收入交什麼稅,稅率是多少 - 百度知道
企業之間借款的利息收入,需要納稅。利息收入屬於收入總額的組成部分,企業取得的銀行存款利息應當計入應稅收入額,繳納企業所得稅。
年利率在24%以下的利息,是合法利息,法律予以強制保護。
㈥ 企業借款利息收入賬務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五)項所稱利息收入,是指企業將資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構成權益性投資,或者因他人佔用本企業資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貸款利息、債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
而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債務人應付利息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因此,按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屬於收入,財務核算上計入【其他業務收入】,所得稅申報表應填寫在《一般企業收入明細表》第15行。
(6)公司貸款的利息收入擴展閱讀:
企業貸款是指企業為了生產經營的需要,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照規定利率和期限的一種借款方式。企業的貸款主要是用來進行固定資產購建、技術改造等大額長期投資。
目前企業貸款可分為: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信用貸款、擔保貸款、股票質押貸款、外匯質押貸款、單位定期存單質押貸款、黃金質押貸款、銀團貸款、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貼現、商業承兌匯票貼現、買方或協議付息票據貼現、有追索權國內保理、出口退稅賬戶託管貸款。
信用貸款是指銀行以借款人的信譽發放的貸款,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擔保。
按貸款期限分為:短期貸款、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
短期貸款:是指貸款期限在1年(含)以內的貸款。
中期貸款:是指貸款期限為1年(不含)至5年(含)的貸款。
長期貸款:是指貸款期限在5年(不含)以上的貸款。
㈦ 企業之間借款,利息收入怎麼處理
您好!企業之間借款,利息收入怎麼處理,借款單位的財務部門和放款單位的財務部門做的會計分錄是不一樣的。
為了敘述方便,假定甲單位將100萬元人民幣借給乙單位,借期半年,約定利息是10萬元。在甲單位放款時,甲單位的會計分錄是:
借 其他應收款-乙單位 1000000.00
貸 銀行存款 1000000.00
乙單位的會計分錄是:
借 銀行存款 1000000.00
貸 其他應付款-甲單位 1000000.00
半年後,乙單位還款時,甲單位的會計分錄是:
借 銀行存款 1100000.00
貸 其他應收款-乙單位 1000000.00
貸 財務費用 100000.00
乙單位的會計分錄是:
借 其他應付款-甲單位 1000000.00
借 財務費用 100000.00
貸 銀行存款 1100000.00
㈧ 企業間借款利息收入進什麼科目
如果是金融類企業,那這利息作為營業收入核算會計分錄是: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利息收入
如果你們是非金融企業,那這利息可以直接沖減財務費用
借:銀行存款
貸:財務費用-利息收入
如果是非金融機構自有資金外借,一般通過其他業務收入核算;如果是貸款,可以沖減利息支出,記入財務費用。
(8)公司貸款的利息收入擴展閱讀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確認的利息收入,包括發放的各類貸款(銀團貸款、貿易融資、貼現和轉貼現融出資金、協議透支、信用卡透支、轉貸款、墊款等)、與其他金融機構(中央銀行、同業等)之間發生資金往來業務、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等實現的利息收入等。
二、本科目可按業務類別進行明細核算。
三、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按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等科目,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貸款——利息調整」等科目。
實際利率與合同利率差異較小的,也可以採用合同利率計算確定利息收入。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㈨ 貸款公司的利息收入如何計算
回答如下:
這是民間貸款的利率,按國家規定利率的4倍(最高,受法律保護)來計算的。
1、6.48%*4=25.84%,國家規定的年利率是6.48%,民間借貸可最高按4倍來計算,所以*4,25.84%是25.92%,不是25.84%;以上是指六個月(含)貸款利率。
2、六個月至一年(含)貸款利率7.29%*4=29.16%,7.29%是國家規定,4倍後的29.16%是民間的最高借貸利率。
3、5000萬元*80%*60%*(25.84%/12*6),5000萬元是本金,*80%是資金周圍率為80%(4000萬元),*60%是以4000萬元的60%(2400萬元)來計算利息,25.84%是4倍後的年利率,/12是換算成了月利率,*6是代表6個月。
注意:*60%在題目中沒有提到,如果題目中沒有提到,在計算中不應*60%。
㈩ 企業借款利息收入,要交增值稅嗎
企業借款利息收入,是要交增值稅的。
個人要借款給企業要繳增值稅,發票可以到稅務局代開(開票時會同時要求繳印花稅0.05%);股利、紅利所得還應繳個人所得稅,稅率:20%。
1、簽訂借款合同的,應按0.05‰貼花;
2、根據營業稅暫行條例的相關規定,取得利息收入的企業應全額按照"金融保險業"稅目5%繳納營業稅;
3、利息收入作為投資收益繳納企業所得稅。
(10)公司貸款的利息收入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的比例稅率。
原「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所得稅稅率是33%,另有兩檔優惠稅率,全年應納稅所得額3-10萬元的,稅率為27%,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以下的,稅率為18%;特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稅率為15%。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稅。
新所得稅法規定法定稅率為25%,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一致,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為15%,小型微利企業為20%,非居民企業為20%。
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當期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即據以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法定比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200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規定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