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信捷貸款騙局
本人從未申請過貸款,但名下有貸款記錄。原因不僅僅是個人信息泄露,還有貸款平台內部員工的「欺騙」。裁判網日前公布的一份判決書,揭開了「偷梁換柱」的操作手法。
楊,1991年4月出生,2017年5月加入捷信消費金融公司擔任電話銷售員,10月離職。短短幾個月,他和同夥冒用他人身份申請「現金貸」98筆,騙取捷信公司323萬余元。這些被冒用身份的人,此前都在捷信申請過「商品貸款」,而楊利用捷信的平台,因老用戶貸款審核不嚴、電話銷售人員賬號密碼管理混亂等漏洞,輕松騙貸。
「我做第一筆假貸款的時候,就知道這是違法犯罪。我覺得來錢又快又容易,就繼續做了。」楊在他的供詞中說。
業務員「偷梁換柱」騙貸
從捷信消費金融官網來看,商品貸款和消費貸款是其主要產品。消費貸款分為新用戶專屬和老用戶專屬,最高額度20萬元,其中老用戶專屬號稱通過率高。據捷信安全部經理賈某介紹,捷信的貸款辦理流程是每個電話銷售人員都有一個專屬賬戶,密碼和賬戶名稱只有他自己知道。電話銷售人員打電話與客戶溝通,並使用自己的專有賬戶為客戶處理貸款。因為辦理現金貸的客戶大多是在公司辦理過商品貸款的客戶,信用良好,審批流程不是很嚴格繁瑣,電話銷售人員自己就可以辦理。
正是上述鬆懈的審批給了楊可乘之機。楊發現,在放款時,同名銀行卡可以在捷信系統中使用。只要系統里有這個名字,這個人辦理的銀行卡就可以通過系統直接向他持有的銀行卡發放貸款。發現這個漏洞的楊,開始到處搜集銀行卡和手機號,然後詐騙貸款。
雖然每個捷信業務員都有自營賬戶,但賬戶管理比較混亂,楊利用同事的工號騙取貸款。據另一名電話銷售人員李供述,捷信電話銷售人員沒有固定工位,其工號和密碼也不是秘密。「公司每天在員工工號登錄電腦的時間記錄員工的出勤情況,有時候遲到了會把他們的工號和密碼發給電話銷售組,讓同事幫他們登錄系統。只要知道營業部的工號和密碼,登錄捷信的電腦,就可以辦理現金貸業務。」
然而,楊的騙貸行為很快被發現。2017年10月,楊辦理了最後一筆現金貸。2017年11月,捷信舉報其公司銷售專員利用職務之便,偽造公司現金貸合同非法獲利,初查金額97萬元。原因是從2017年10月開始,有幾十個客戶反映沒有在公司辦理過現金貸業務。這些被冒名頂替的現金貸合同中客戶的手機號、銀行卡號都被改了。換的客戶手機號大多是170和171,前八位都一樣,甚至還有序列號。變更後的銀行卡號與原合同姓名一致,但開卡人身份證號不同,屬於不同的同名人。
據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檢察院指控,2017年7月至10月間,楊夥同他人騙取「現金貸」98筆,騙取捷信公司323萬余元。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楊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並處罰金20萬元。
捷小金2019年9月末的不良率為3.6%。
捷信消費金融於2010年底在中國成立,股東為全球消費金融服務商捷信集團。捷信作為國內歷史悠久的特許消費品公司,目前已具有相當規模。根據捷贏2020年第二期個人消費貸款資產支持證券,截至2019年9月,捷信消費金融總資產已達1075.35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發放貸款695.47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30.53億元,凈利潤10.33億元。2019年9月末,捷信消費金不良率為3.6%,較2018年末下降0.38個百分點。2016年和2017年的不良率分別為4.45%和3.82%。
據資產證券化分析網信息,捷信消費金融今年已發行兩期資產支持證券(ABS),發行金額25億元,基礎資產為個人消費貸款(商品貸款)。招股書入池資產信息顯示,捷信消費品貸款的主要貸款用途為手機數碼,手機數碼的貸款在2020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分別占捷信ABS基礎資產的52%和56%。
此外,招股書顯示,捷信消費資本2020年第一期ABS池資產加權平均貸款年利率為16%,單筆貸款最高年利率為21%,其中利率為21%的貸款本金余額佔比68.29%;第二個ABS的集合資產加權平均年利率為19.15%,單筆貸款最高年利率也是21%,利率為21%的貸款本金余額佔比85.66%。
國家商業日報
Ⅱ 8年前在捷信貸款買手機至今沒還,突然今天給我發信息說要開庭,是真的嗎
8年前在捷信貸款買手機至今沒還,突然今天收到開庭信息,這有可能是真的。以下是對此情況的分析和建議:
一、貸款逾期可能被起訴
二、開庭信息的真實性
三、逾期還款的影響
四、還款方式
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