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平台 > 公司引導員工貸款

公司引導員工貸款

發布時間:2023-03-05 15:49:48

Ⅰ 公司讓員工以個人名義為公司貸款合法嗎

以你們個人名義去向銀行借錢,錢是給公司用,自己沒有使用,自己其實就成了一個借款的

平台;

如果公司未能按照銀行規定的時間還款,那麼銀行就會找借款人,借款人就是你們,第一責

任人就是借款人,是你借的錢,這個思路應該清楚吧。

如果公司有相應給予你擔保的東西和你借款東西等值,根據你個人的意願來決定為不為公司

做這件事情,主要是隨你的個人意願,風險上面已經說了,公司不還,銀行就是找你還。

如果銀行能給你們開一張定期的存單,金額包含你借款的本息,時間也是和還款時間一致,

風險不大。

Ⅱ 有的銀行強制讓員工貸款,從幾萬到上百萬,請問這是什麼神操作

很顯然,大概就是這家銀行的普惠金融任務完不成,又不想冒風險搞大放水,於是想出了這個損招。

讓員工貸款有幾大好處:第一,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放貸任務。做過銀行的都知道,風險可控的貸款,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想要在短期內大量放貸,唯一的辦法是找可控制的人來放貸。銀行員工當然是最容易控制的。第二,貸款風險可控。員工在銀行上班,銀行對員工知根知底;再者銀行員工的收入也掌握在銀行手中,不怕員工沒有還貸能力。第三,強制貸款,也只有對本行員工有效,相信對於利息支付方面,銀行也會有相應政策,估計不會真的讓員工付利息。否則員工拿到貸款,為了覆蓋利息肯定會有轉貸,從而提升貸款風險。

這種矇混過關的做法,其實很愚蠢,典型的掩耳盜鈴,不可能所有銀行員工都能守口如瓶,所以就看監管部門是真做事,還是睜一個眼閉一個眼了。

我是空谷財譚,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銀行強制員工貸款,不僅有讓員工體驗新產品的目的,也有為了完成考核任務的需要。

從實際情況觀察,很多銀行要求員工貸款,一般都是網路版消費貸,具有門檻低,短期小額的特點。但是,往往因為產品屬於新開發產品,且主要通過互聯網(網上銀行),或移動終端(手機銀行)銷售,所以有時就是內部員工也不知道,或者說了解不夠細致,這對於產品營銷宣傳是不利的。因此,通過員工貸款體驗,就可以加深對產品的了解,以更好的向客戶宣傳。

從完成指標任務上講,就有兩層意思:

我們知道,一家商業銀行要推出一款新的金融產品,也不是想推就推那麼隨便的,而是需要向監管機構履行一定報備手續的,相當於「准生證」,才能上架銷售。當然就會涉及到產品後期的監管指標考核,比如是否能夠達到報備時所描述的效果,以及風控水平等。假如實施效果與預期差距太大,就有可能被監管亮黃牌或直接紅牌下架,這就廢了。消費貸也同樣如此,長期發放規模上不去,怎麼辦?號召員工貸款,也許可以暫解燃眉之急。

另一層意思,就是有利於同業「曬指標」比拼。作為一款消費貸產品,它絕不可能是任何一家獨家經營,而是眾多銀行都在搞,且同質化比較嚴重,競爭也比較激烈。在此情況下,如果放貸規模上不去,或者參與用戶寥寥可數,市場佔比不高,是不是很尷尬呢?特別是一些國有大行或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產品造勢時吹的天花亂墜,結果無人問津,這臉放哪兒?相反,如果規模上了,市場佔比靠前,人氣旺了,產品的名氣就有了,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業務就會逐漸做大做強。

現實中還真有銀行這樣干,為的就是完成普惠金融業務考核。

某城商行,這里就不點名哪個銀行了了,要不然被監管層看到被進行整改,小黑我估計又要被人找麻煩了。

這個城商行對於所謂的經審核的優質客戶,發放30萬元的小額信貸(消費貸),其中有10萬額度,時間30天,通過內部的優惠券,在APP上操作後,不需要支付貸款利息,也就是零利率,錢白用30天,這難道不香嗎?當然了要多上一次徵信,值不值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這些優質客戶里既有公務員、高收入人群,也有銀行員工及家屬。這些人對於銀行來說風險都是可控的,遠比貸給那些中小微企業或者個人來的多,幾乎沒有壞賬的風險,而數據上又不會太難看,可謂是一舉多得。

此外,這個城商行的APP里經常發放8.8折、8折的貸款利息優惠券,各種鼓勵發放消費貸,就是因為考核壓力比較大。畸形的考核制度得不到根本改善前,這種怪異事件還會繼續在不同的銀行發生。

銀行常有各種任務,與職員的工資獎金掛鉤,這種做法肯定與市場經濟不符,應該改革。

這次新冠疫情的沖擊前所未有,需要決策層和監管部門注意的是,目前這種強壓銀行業放水的作法是否正確。大家都知道,洪水過後行洪區里是一片狼藉。設立種種指標,嚴苛考核倒逼銀行業加快供給側改革,這個思路沒錯。但需要關注的是,在司法執法和監管方面,動輒問責,動輒上法的環境下,缺乏相關的風險緩釋、兜底機制,作為法人的銀行面臨資產承壓、銀行員工風聲鶴唳視貸如火,政策目標能否順利實現,恐怕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急病需要猛葯,決策層是否考慮對相關的中小微企業採取階段性的「債轉股」或「公錢參私股」,增強對有潛力的企業的增信保障能力,讓企業活下來,過後再逐步退出。如果這樣可行的話,將有利於減輕銀行業對潛在風險的憂慮,減輕信貸人員拒貸壓力。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歡迎討論。

給銀保監局反映,情況馬上解決。

反正錢又不是他們的銀行每家都有一本爛帳……老百姓只能眼扒扒看著他們開豪車住高檔小區……我們這些苦逼的百姓就該倒霉……草

危險

銀行不會將低價貸款流向 社會 !強制讓銀行員工貸款是炒作貸款的一個最基本手段! 社會 融資成本越高,那麼銀行獲利就會越gao!獲利空間也就越大!可以說如果一個國家的銀行以利益最大化為標准,那麼這個國家全國中下層群體為銀行的利益最大化行為買單!為什麼這個國家的上層群體不為銀行的利益最大化行為買單?因為銀行實施利益最大化行為必須要此國上層群體配合,才能實施讓中下層為其買單!

需要就貸款,不需要,不要貸,辦幾張「信」卡,看你怎麼消費,一定要有工作,有工資才能消費

Ⅲ 公司讓員工給貸款,還款日到了誰還款

公司讓員工給貸款,還款日到了由員工來還款。
公司以員工的名義貸款就是員工個人貸款,如果還不上的話,是需要員工來還的。
所以作為員工,盡量不要替公司貸款。

Ⅳ 公司讓員工貸款買房,公司還款,對員工好嗎

公司讓員工貸款買房公司還款對員工不好。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資料顯示,以員工名義購房,那買賣合同、貸款合同都是以員工名義簽訂的,一旦斷供的話,員工會被銀行起訴要求還款,還不上會上失信人名單,影響以後的貸款。貸款,意思是銀行、信用合作社等機構借錢給用錢的單位或個人,一般規定利息、償還日期。廣義的貸款指貸款、貼現、透支等出貸資金的總稱。

Ⅳ 公司讓員工以個人名義為公司貸款合法嗎

貸款合同的借款人有清償債務的義務,員工可以拒絕在貸款合同上簽字。

閱讀全文

與公司引導員工貸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上貸款有幾個真的嗎 瀏覽:540
ISO版手機貸款 瀏覽:169
工行二次抵押貸款額度 瀏覽:460
負利率貸款自己花 瀏覽:248
農行自助非循環貸款 瀏覽:880
如果公積金貸款買房後換工作了怎麼辦 瀏覽:700
商業貸款過戶後 瀏覽:3
營業執照20萬無息貸款撥款時間 瀏覽:87
貸款余額是不是時點指標 瀏覽:873
上海公積金貸款要審資信嗎 瀏覽:384
哪些紅木傢具可以抵押貸款了嗎 瀏覽:755
貴陽興業銀行消費貸款 瀏覽:185
銀行用車做抵押貸款好貸嗎 瀏覽:774
朋友用我手機號碼注冊貸款 瀏覽:143
大唐集團貸款公司 瀏覽:478
6月房貸款利率 瀏覽:345
網上貸款發來黑社會追債 瀏覽:94
手機貸款騙局辦一個能掙多少錢 瀏覽:169
有小額貸款還可以分手機么 瀏覽:454
小額貸款正常還清會影響徵信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