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平均貸款余額的意義如何計算呢
這個公式有問題,肯定不對
B. 期初余額計算
期初余額是在會計賬戶中由上期轉至本期的余額,期初就已存在,其數額與上期期末余額相同。所以期初余額的計算公式為:本期期初余額=上期期末余額
期初余額=期末余額-本期發生增加額+本期發生減少額
確定期初余額是否含有對本期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錯報,確定期初余額反映的恰當的會計政策是否在本期財務報表中得到一貫運用,或會計政策的變更是否已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作出恰當的會計處理和充分的列報與披露。
(2)期初正常貸款余額越多擴展閱讀:
據有關明細科目的余額計算填列:
1、開發支出項目,應根據研發支出科目中所屬的資本化支出明細科目期末余額填列。
2、應付賬款項目,應當根據應付賬款、預付賬款等科目所屬明細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合計數填列。
3、預付款項項目,應當根據應付賬款、預付賬款等科目所屬明細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合計數,減去壞賬准備科目中有關預付賬款計提的壞賬准備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4、應收賬款項目,應當根據應收賬款、預收賬款等科目所屬明細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合計數,減去壞賬准備科目中有關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准備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C. 為什麼貸款的增長率用貸款余額作為指標
有好多的。銀行貸款需要審核的14個財務指標: (1)財務結構: 1、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必須大於100%(房地產企業可大於80%);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年末貸款余額/凈資產*100%,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也稱凈資產負債率。 2、資產負債率必須小於70%,最好低於55%;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X100%。 (2)償債能力: 3、流動比率在150%~200%較好;流動比率=流動資產額/流動負債*100%。 4、速動比率在100%左右較好,對中小企業適當放寬,也應大於80%;速動比率=速動資產額/流動負債*100%;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其它流動資產。 5、擔保比例小於0.5為好。 6、現金比率大於30%。現金比率=(現金+現金等價物)/流動負債。 (3)現金流量: 7、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應為正值,其銷售收入現金回籠應在85~95%以上。 8、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支付采購商品,勞務的現金支付率應在85~95%以上。 (4)經營能力: 9、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不小於8%,說明該企業的主業正處於成長期,如果該比率低於5%,說明該產品將進入生命末期了。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10、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大於六次。一般講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越高,企業應收賬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資金回籠的速度也就越快。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收賬款周轉次數)=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營業收入/(應收賬款年初余額+應收賬款年末初余額)/2=營業收入*2/(應收賬款年初余額+應收賬款年末初余額)。 11、存貨周轉速度中小企業應大於五次。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周轉速度(次數)=營業成本/平均存貨余額,其中存貨平均余額=(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5)經營效益: 12、營業利潤率應大於8%,當然指標值越大,表明企業綜合獲利能力越強。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商品銷售額)×100% =(銷售收入-銷貨成本-管理費-銷售費)/銷售收入×100%。 13、凈資產收益率中小企業應大於 5%。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回報越高,股東們收益水平也就越高。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其中營業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總資產周轉率(次)=營業收入÷平均資產總額;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14、利息保障倍數應大於400%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 / 利息費用=(利潤總額+財務費用)/(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資本化利息) 請加精啊,謝謝!做任務不易。
D. 借貸記賬法求期初余額的公式是什麼
期初余額=上期期末余額調整後的金額
期初已存在的賬戶余額是由上期結轉至本期的金額,或是上期期末余額調整後的金額。通常,期初余額是上期賬戶結轉至本期賬戶的余額,在數額上與相應賬戶的上期期末余額相等。
如果檢查人員已經查明上期的試算平衡表中期末余額借方合計與貸方合計相符,則可以初步斷定本期可能存在編表時數字抄寫的錯誤。這時,應將上期試算平衡表的期末余額借貸兩方的合計分別與本期試算平衡表的期初余額借貸兩方的合計進行核對。
(4)期初正常貸款余額越多擴展閱讀:
年末終了結賬時有餘額的賬戶余額,直接記入新賬余額欄內即可,不需要編制記賬憑證,也不必將余額再記入賬戶的借方或貸方(收方或付方),使有餘額的賬戶的余額變為零。
因為,既然年末是有餘額的賬戶,余額就應當如實地在賬戶中加以反映,這樣更顯得清晰、明了。否則,就混淆了有餘額的賬戶和無余額的賬戶的區別。
E. 銀行貸款金額與銀行貸款余額區別是什麼啊。。
1、含義不同
貸款金額指的是借款人與放款人簽訂的合同數額,也就是放款人(銀行)借給借款人的金額。
貸款余額指至某一節點日期為止,借款人尚未歸還放款人(銀行)的貸款總額。
2、特點不同
貸款金額指的是銀行借款的總額,其數額不會發生變化。但貸款余額隨著借款人在還款期限里按期歸還,其數額會不斷變化。
3、數額不同
銀行貸款金額和貸款余額不同,期初銀行貸款金額加上貸款利息才等於期初銀行貸款余額,而隨著償還期的變動,貸款余額分期歸還後,二者數額仍不相同。
F. 期初余額和借方期初余額、貸方期初余額有什麼區別
1、區別:
期初余額——就象少女的乳房
借方期初余額——左邊乳房
貸方期初余額——右邊乳房
(一個賬套其 借方期初余額=貸方期初余額,乳房也一樣)
2、哪個時候該選期初余額,哪個時候選借方期初余額?
選那一個余額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1)男上女下時,男一隻手要支撐,所以一次只能選一邊乳房(資產/負債/權益/損益類科目一般只能選一個方向);
2)女上男下就可選兩個(如本年利潤余額方向可借方也可貸方)。
G. 正常貸款遷徙率怎麼算
計算公式:
正常貸款遷徙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余額-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指標釋義:
期初正常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
H. 為什麼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借貸方皆有可能有期初余額呢
其為按照上期採用的會計政策對以前會計期間發生的交易和事項處理後的結果。
期初余額反映了以前期間的交易和上期採用的會計政策的結果。期初余額應以客觀存在的經濟業務為根據,是被審計單位按照上期採用的會計政策對以前會計期間發生的交易和事項處理後的結果。期初余額與注冊會計師首次接受委託相聯系。
注冊會計師無論是首次接受委託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審計,還是執行連續審計業務,都會涉及期初余額審計。但在連續審計業務中,注冊會計師在當期審計中通常只需關注被審計單位經審計的上期期末余額是否已正確結轉至本期,或者是否在適當的情況下已作出調整或重新表述。
(8)期初正常貸款余額越多擴展閱讀:
應交增值稅的要求規定:
1、企業購進的貨物發生非常損失的,以及將購進貨物改變用途的(如用於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其進項稅額應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轉入有關科目。
2、企業購入材料不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比照小規模納稅人進行處理,發生的增值稅計入材料采購成本,也是借記「材料采購」、「在途物資」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
3、小規模納稅人購進貨物和接受應稅勞務時支付的增值稅,直接計入有關貨物和勞務的成本,借記「材料采購」、「在途物資」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
I. 上年結轉和期初余額借貸方向
上年期末余額是借方,下年開新賬的起初余額也是借方,所以開新賬摘要"上年結轉",也就是上年的余額抄到這里。同時上年帳簿中要反映將這個余額轉到下年的帳簿中,貸方是借方的反方向,借方余額再貸記,就是轉出去了。
雙紅線俗稱關門,就是當年業務全部結束。而結轉下年是在下年開新賬的同時,應該在雙紅線下面。有的單位這里是不記數字的,僅在紅線下蓋上"余額結轉下年"的戳記
J. 業務狀況表資產期初借貸方為什麼都有餘額
資產類賬戶的借方登記增加額,貸方登記減少額,一般為借方余額(賬戶余額一般在增加方。
資產類賬戶的期末余額公式為:期末借方余額=期初借方余額十本期借方發生額一本期貸方發生額
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貸方登記增加額,借方登記減少額,一般為貸方余額。
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期末余額公式為:期末貸方余額=期初貸方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一本期借方發生額。
會計的基礎課程始於借方和貸方。借方在帳簿的左側,貸方在帳簿的右側。在這里,要牢記一條不變的定律:「借方=貸方」,換句話說,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須同時登記到帳簿的左右兩側,其原則如下:
(1)資產增加時,記入左側;資產減少時,記入右側。
(2)負債增加時,記入右側;負債減少時,記入左側。
(3)所有者權益增加時,計入右側;所有者權益減少時,計入左側。
(4)成本增加時,計入左側;成本減少時,計入右側。
(5)收入增加時,計入右側;收入減少時,計入左側。
(6)費用增加時,計入左側;費用減少時,計入右側。借貸記賬法會計等式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分配之前為:資產+費用=所有者權益+負債+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