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買車的時候沒說貸款付款的時候銷售說合同上寫的貸款
如果沒簽,拒絕簽署。若已經簽了合同,建議您與4S店協商,如果發現有損害您本人權益行為可以通過工商部門介入。
如果不是以貸款形式買車,但4s銷售誘導你簽訂貸款合同是涉嫌欺詐行為的,是可以拒絕的。一旦簽訂了,後期4s店在還款上出現問題,你就是主要責任人了。
銷售應該是為了完成月度貸款任務指標而故意這么操作的,可以予以舉報。
Ⅱ 設購車合同和車貸合同,但有付款憑證,4s店欺詐多收了錢,打官司有用嗎
當然有用,只要你有合同,有付款憑證,這個官司就一定能贏,因為這是法制社會。
Ⅲ 按揭買車被騙簽了合同後果會如何
如果不還的話,那麼對方會起訴到法院,保全你的車子,最終法院判決之後會執行車子。按揭買車:是指申請購買汽車的借款人先付一部分首付,剩餘部分由貸款人向購車者分期發放貸款。按揭買車是指申請購買汽車的借款人先付一部分首付,剩餘部分由貸款人向購車者分期發放貸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五百零九條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
Ⅳ 貸款購車,擔保公司存在欺詐行為向什麼部門投訴
保險續保本來就是個人行為,在哪裡續保還是自行購買完全可以自主決定。他有這方便要求你讓對方拿出協議給你看就是。有這一份條款你就在那裡買,無非讓你買個全險,比自己買多不了幾個錢,浪費的時間也不止這幾個錢。沒我這個協議完全可以拒絕他,不予理會就是,那就涉嫌強買強賣。你可以報案處理。
其實你跟他的合同關系主要是擔保關系,其他另加的條款完全屬於霸王條款。真不想在那裡買,不是他說違約就違約的。你跟他的合同義務只是體現在按時如約每期還款。其他什麼霸王條款,不受法律保護。手打不易望採納。
Ⅳ 貸款買車注意有哪13大陷阱
陷阱1:以假亂真。很多人對汽車並不是很了解,甚至部分消費者缺乏基本汽車知識,也沒有對選購車型有很好的了解,這很容易讓不良車商有利可圖,把一輛入門級車輛當做豪華級來賣,所以在買車時,選擇規模大、正規的交易市場很重要。
陷阱2:提價。當手續已經辦完可以提車時,車商提出要求,由於各種原因,消費者必須在原車款上再交一定額度提車費才能提車。
陷阱3:利用合同來欺騙消費者。合同這東西,如果消費者沒有仔細查看,很有可能會暗藏各種陷阱,比如在合同上註明了還款方式為「等額等息還款」,但消費者在銀行列印的個人購車貸款明細上卻為「本金遞增,利息遞減」的方式。
陷阱4:0利率購車。經常有各種車商打著「零利率」貸款買車的旗號吸引購車者的眼球。在貸款購車款中卻多出了一項手續費,按車款的百分之幾算,當然這部分費用是不會寫在促銷廣告里的。
陷阱5:1元車險。1元車險聽上去很劃算,雖然包含了機動車盜搶險和第三者險等實惠內容,但是實際上需要附帶購買其他商業險險種,再加上其他亂七八糟的費用,實際會花費更多的錢。
陷阱6:特價車和直銷車。這類車很大概率會出現非准新車或庫存車,誰也不想新車到手發現不少新車,所以要留意這種情況。
陷阱7:在空白合同上簽字。有部分車商會騙消費者在空白合同上簽字,消費者在向經銷商辦購車手續時,經銷商先口頭承諾,然後讓消費者在空白合同上簽了字。然而在消費者貸款手續辦完後,消費者看到信貸合同書時卻發現貸款額比先前承諾的價格不一樣。
陷阱8:車商無信貸資格。一些汽車經銷商無信貸資格,卻將採取分期付款方式購車的消費者帶到有信貸資格的經銷商處,辦理購車分期付款手續。
陷阱9:二次抵押。這類問題雖少,但是消費者也應警惕自己的汽車被經銷商二次抵押,造成騙貸。
陷阱10:別被日供月供蒙騙。有時,一些貸款公司在對外宣傳時,對於貸款利率並不說明,而是採用日供月供多少來宣傳,低價還貸會打動消費者,但是當實際算貸款利率時,利率會非常高。
陷阱11:多收款。消費者在辦理貸款購車手續時,經銷商故意多收取款項,且不向消費者提供銀行的借貸合同,使消費者無法察覺。
陷阱12:一些貸款公司在消費者辦理手續時往往給予很多承諾,但實際無法辦理成功,這時當消費者要求退還手續費並承擔貸款利息損失時,貸款公司卻賴著不予解決。
陷阱13:違約費用。經銷商利用貸款手續以及計算方式的復雜性,故意對借款合同還款期限「縮水」,以此造成消費者「違約」,然後騙收消費者額外款項。
Ⅵ 關於貸款購車協議的問題。
一、此合同,至少在簽署的時候雙方都是自願的,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對雙方都具有約束力;
二、你的意思是想違背合同約定,這個就需要推翻此合同;
三、推翻合同,就是在法律上找到合同法定無效的理由,理由成立,合同即無效;
四、我國合同法規定: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五、根據你的描述和你們合同內容,可以依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來推翻他;
六、具體來說就是,必須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請求的時候一口咬定,簽訂的時候沒看清合同內容,以為都可以退,再一個就說此合同顯失公平;他要反駁你的話,根據法律的舉證責任,就需要他來舉證證明你看清了合同內容,和此合同是公平的,一般這些都是很難舉證的,你勝訴的幾率非常大;
七、但此流程繁瑣,為了1000元值不值,你自己考量;
八、對於想拿回這1000元,可以不走法律程序,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明白不?
Ⅶ 買車付的是全款手續是貸款形式現在公司把我們欺騙了真的該怎麼辦
付的是全款那他怎麼做貸款手續呀,你全款了綠本就要給你的,如果是貸款綠本是壓銀行的而且做貸款前是要簽貸款協議的你自己有簽過沒?個人覺得這個應該不好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