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國車險綜合成本率
7月份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的出爐讓很多准備買車的人看到了新的希望,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是太了解,下面筆者就侃侃最新的2017汽車保險政策,目前的汽車保險真的死貴死貴的,很多人買車已經大出血了,還要經受汽車保險的沖刷,就拿寶馬全新5系來說吧,每年的保養和保險費用就要交上不少,但是,車險費改新政策2017最低降3.4折寶寶能買530le,下調費率浮動系數下限,降低車險費率水平,車險費用最低可降至3.4折。
改革讓行業、車主切實受益
2015年6月,保監會在黑龍江等6地啟動商業車險改革首批試點;2016年6月,商車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兩年多來,隨著條款創新通道、費率形成機制、產品與市場監管、技術基礎支持這「四梁八柱」不斷夯實,車險改革極大地激發了行業活力,令廣大車主受益。
在條款方面,前期改革擴大了車險綜合示範條款保障范圍,將「倒車鏡車燈單獨損壞」等5個附加險責任、家庭成員人身傷害和台風冰雹等自然災害責任並入主險責任范圍,並配套實施了規范相關單證、簡化理賠流程、增加車損險代位追償約定等措施。
為減少同質化競爭,保監會還指導中保協建立「車險創新型條款」評估機制。「機動車鑰匙丟失或損失費用補償保險」和「機動車油污責任險」等兩個條款已獲保監會批復。
在費率方面,改革引入「渠道費率調整系數」和「自主核保調整系數」,賦予保險公司更多調價權,理論上對同一輛車,不同公司可給出相差1.83倍的報價。此外,對車損險保費定價,由按保額或新車購置價釐定轉為按車型、車價、安全性和維修經濟性等綜合因素確定。
在監管方面,建立了商業車險費率回溯修訂機制、現場檢查與非現場測評聯動工作機制,僅2016年就累計下發181份監管提示函,責令39家次保險公司停用或修改條款費率。
保監會財險部主任劉峰認為,前期改革主要獲得三方面成果:改革激發行業活力。保險公司為適應改革要求,在內控、人力資源等方面投入增加,行業車險業務經營能力普遍提升。2016年全國車險保費收入為6834.55億元,同比增長10.25%。首批試點啟動後,全行業車險業務歷史上首次扭虧為盈,目前減虧公司逐步增多,市場集中度穩中有降,市場活力增強。
作為上市主打[寶馬5系]的車型來說,百姓能買530le也成為了事實。汽車保險的最新政策,未來會刺激國內汽車的銷量,改革提高消費者獲得感。除了根除「高保低賠」「無責不賠」「家庭成員人身傷害不賠」等頑症,車均保費下降5.3%,國內車主共少交保費250億元;服務明顯改善,未來的保險價格戰才剛開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B. 車險綜合成本率計算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如果汽車上保險,交強險是國家規定的,必須投保的。其它的險種就自願投保了。
交強險保費和汽車的購置價沒有關系,是按用使用性質收費:家庭自用六座以下是950,非營運六坐以下是1100元。使用性質在你的行車證上面已經註明。如果是新車保險,投保時記得帶上車輛登記證書和發票,還有身份證,一個都不能少啊。
如果還想投保其它的險種,我建議保座位險,第三者責任險,還有車損險,如果你想去4S店修車還可以追加一個4S店修車。其它的險種都無關緊要。
註:只有車損險是按新車購置價計算保費,其它都是按使用性質來計算。
你可以拿上車輛登記證書和發票到保險公司的承保大廳讓工作人員算一算,她們都會給你算的,如果在這里問任何人都不可能給你一個准確數字,必須讓出單員通過電腦算出來。
C. 購買汽車的車險要不要計入成本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購買汽車保險費不可以入固定資產。
在實際業務處理中,汽車購買的價格和車輛購置稅、機動車登記證書工本費、手續費,還有為車輛上牌照發生的照相費、上牌費計入固定資產價值。交通強制險、一般機動車輛保險計入管理費用--財產保險費。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准則》第八條相關規定: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進口關稅和其他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場地整理費、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
D. 什麼是車險綜合成本率
綜合成本率
保險公司用來核算經營成本的核心數據,包含公司運營、賠付等各項支出。綜合成本率100%時,即代表收支相等,無承保盈利,亦無承保虧損。綜合成本率包括賠付率和費用率,是衡量產險業盈利能力強弱的主要標准,綜合成本率越低說明產險公司盈利能力越強。
簡單來說,你可以了解綜合成本包括
1、運營成本(包括保單成本/人力成本等綜合必要費用)
2、傭金
3、賠款實際支出和預計支出
如果以上項目之和等於滿期保費,那麼綜合成本率為100%,公司就沒有賺錢.
所謂綜合賠付率,那是因為運營成本和傭金固定的情況下,綜合成本率的高低就取決於賠付率的高低.明白了吧.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E. 車險費用怎麼計算
承保車輛商業保險最終保險費=商業車險標準保費×最終費率浮動系數,個人車輛最終費率浮動系數=賠款記錄系數A(最高值為3)×險別系數B×車型系數C×1+交通違法記錄系數D(最高值為50%)
拓展知識:機動車保險理陪的程序
立案檢驗
保險人接到出險通知後,先編號立案,然後派員對現場進行查勘,做原始記錄,包括:財產遭受損失的實際情況以及施救整理情況等。
審查單證,審核責任
①先確定保險單是否有效,有無已經解除或失效的情況,若曾經失效的,在出險之時是否已自動復效。
②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提供的索賠單證是否齊全、真實。
③審核保險權益,具體來說,就是審查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是否具有保險權益。
④審核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有無違反告知義務或通知義務的行為。
⑤審核出險時間是否在保險有效期內。
⑥若保險合同約定了承保地區的,則還要審核出險地點是否處於所約定承保的地區之內。
⑦審核出險事故是否屬於保險單承保的保險事故,是否由其造成保險標的的損失。
⑧審核被保險人是否違反了保險合同約定的保證條款。
⑨審核賠案中是否存在第三者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索賠的被保險人是否向第三人行使了索賠權或向第三責任者實施了索賠手續,是否從第三責任人處獲取了賠償。如果經審核後,認定要賠付的,繼續理賠工作。反之,則向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告知拒賠,說清拒賠的理由,並記入拒賠案件登記簿。
損失調查
在損失檢驗和審核各項單證的基礎上,包括赴現場實地調查和函電了解,或向專家、化驗部門復證。
核算損失程度
在汽車保險中,須根據被保險人所提供的索賠文件或證物核算損失的數額,以決定賠償的數額。
損余處理
損余物資的作價和處理,關繫到賠款額度的大小,也關繫到殘余物資的利用。
給付賠款
保險事故發生後,經被保險人同意保險公司的理算結果後,被保險人即可領款。
行使代位追償權
如果損失原因屬第三者責任時,保險人賠償後,可取得被保險人向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代位(代被保險人)向第三者追償。
F. 車險綜合成本率計算公式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
車輛交強險的費率是由國家規定的,基本情況下是一定的,比較好計算。難點在於商業險的費率是由車險公司依據國家的基本標准制定的,多是不一致的,各家公司都是有一定的費率表的,計算起可索要一份參考。
汽車保險的具體費用計算方式,車主可以按照相應的基本費率,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按照具體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相對比較繁瑣)。相對而言,建議最好是使用一些網上的車險計算器進行測算,更為節省時間,方便許多。
G. 購車買的保險計入什麼費用,怎麼做會計分錄
購入汽車時買的保險費不能計入車輛成本,應根據車的用途計入有關費用,如果是銷售部門專門用於送貨的車輛計入銷售費用——保險費,除此之外計入管理費用——保險費。###買價、車輛購置稅及其他與購買車輛直接相關的費用,計入固定資產原值。
保險費應計入期間費用,如管理費用。
借:管理費用--車輛保險費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計入車輛成本。
###管理費用-保險費
###公司購買汽車一,固定資產、汽車、汽車責任強制險、車輛保險、 待攤費用、財產保險費、汽車統繳年費、管理費用、差旅費、購買汽車向銀行貸款、長期應付款、購買汽車向許賀傑借款;
其他應付款 XXx
支付辦理洗車部份款 現金
應該計入費用的,
借:管理費用
貸:庫存現金等
(7)車輛貸款車險履約險成本擴展閱讀:
公司購買汽車保險的會計分錄,相關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車輛保險費
管理費用-車輛保險費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具體的科目可以根據汽車使用的部門計入相應的科目。
因為數額較大,可根據公司情況,為了不影響當年利潤,可以計入待攤費用,因為交車輛保險費一般是全年的。
繳納保險費時:
借:待攤費用--車輛保險費
貸:銀行存款
每月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車險費
貸:待攤費用--車險費
車險理賠:
一、隨車攜帶機動車輛《三證一單》的清晰復印件、即車主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和保險大單。在此特別提醒大家,許多保險公司的保險小卡已不在作為理賠憑證。
二、出險及時報案非常重要,尤其是重大事故。撥打保險公司報案電話時需要提供保單號碼、出險時間、地點、事故性質等基本情況。
三、臨時牌照車輛一般只辦理了短期交強保險,且有規定路線和時間,在規定以外的路線和時間發生的意外事故保險公司不承擔賠付責任。
四、車輛異地出險時,及時報保險公司,由出險地定損人員進行代查勘定損。賠付費用一般按出險地的行業標准估價,若有局部損壞回到投保地才發現的,這部分的修理費用保險公司可補定損賠償。
五、被保險人如果要委託修理廠辦理賠,或將事故賠償費直接劃給修理廠的,應親自簽訂授權委託書,並報保險公司備案。每次修理時,與修理廠簽訂質量合同,這樣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H. 車險產生成本的環節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聚焦□楊衛兵邵增兵
車險條款費率新政出台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長期來看,將使保險公司架構以及經營運作更趨市場化,但從短期看必然會導致保險運營成本增加,影響行業的盈利狀況。據業內預計,新政實施後產險行業綜合成本率上升約5%,這在一定程度上將進一步加大車險市場的競爭,也對保險公司成本管控提出更高要求。
保持一定的經營效益是車險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和前提。車險新政給行業競爭帶來新的不確定因素,會嚴重擠壓整個行業的盈利空間,保險公司要想保持客觀的利潤率,有效控制經營成本成為必然選擇。在加強成本管控方面,筆者認為應該切實提高以下「四種能力」。
提高承保風險的選擇和定價能力
科學的定價能力。實行費率市場化,意味著保險公司要自行制定費率,根據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不同的風險狀況,進行差別化定價。對於車險定價,要考慮從車因素(車輛的理賠記錄、車輛使用性質、類型、廠牌型號、核定載客數、車身顏色、製造年月、是否固定停放、事故記錄等)、從人因素(年齡、性別、駕齡、職業、是否固定駕駛員、違章肇事記錄、影響安全駕駛的因素等)以及環境和地域因素等,其定價的復雜程度可想而知。如果要進行費率市場化改革,各家保險公司可以自主定價,其必須具有過硬的精算技術才能保證定價的公平合理性。
實行准確的市場細分。通過合理利用數據進行市場細分,並以此為依據區分出不同類型的客戶群,針對性地制定出不同的價格方針與優惠策略,合理設計車險產品,確定責任范圍。
科學的核保技術。車險核保是車險經營的入口關,核保環節控製得好壞,關繫到車險承保質量的高低,也關繫到車險經營的穩定性和經營效益的好壞,同時也是反映車險經營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核保人員應該切實做到以效益、質量為理念
,嚴把核保關,將過去依靠直觀經驗進行核保的方式轉變為根據歷史經營數據進行核保分析和風險管控,對核保信息進行風險分類。根據不同的風險分類在確保效益的前提下,制定具有競爭力的費率和折扣率。
提高理賠成本的控制能力
提高定損議價能力。擴大合作修理廠和4S店的覆蓋面,達到所有車型全覆蓋,完善合作修理網路,利用送修資源優勢
,開展整體談判,爭取更多的修理折扣率,降低單車損失金額。
重新梳理理賠流程。查找和堵塞理賠漏洞,省去不必要的環節,提高理賠工作效率,對重點風險點進行嚴格管控,加強對理賠系統的應用,利用理賠流程式控制制系統提高工作效率,細化各崗位理賠質量的監督考核,提高整體水平。
抓大放小。針對車險理賠大案、要案,嚴格理賠程序,堵塞利益漏損,特別是加大對虛假騙賠案件的打擊力度,加強與公安刑偵等部門的協調,營造打假高壓態勢;針對責任明確的小額案件,探索開發自助理賠,提高效率和服務水平。
提高運營成本的管控能力
精簡機構,提高效能。從成本、產出角度出發,優化從承保到理賠的各項運營流程,減少不必要的環節,整合相關職能部門,引進高素質人才,杜絕人浮於事的現象,從而節約後台運營成本。
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推行無紙化辦公,節約辦公費用和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完善績效考核機制。細化考核措施,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薪酬體系和激勵政策,使每位員工憑工作數量和質量取酬,調動全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合理規劃服務項目。深入研究客戶對各項服務的敏感度,開發成本低、客戶需要的增值服務,精確測算服務效果與成本的關系,提高服務費用的運用效能。
提高第三方追償能力
車險新政取消了條款中「無責免賠」的規定,要求針對標的車無責的事故,只要被保險人提出索賠,保險公司就要先行賠付,然後再向責任方追償。這就給保險公司追償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以各保險公司現有的追償能力是遠遠不夠的。
建立專門的追償機構和團隊。追償人員要具備較強的法律知識和業務素質,在理賠過程中要提前介入,收集證據,爭取主動。同時,加強與交警、法院等部門的協調配合,依靠法律手段,提高追償工作的成功率。
建立保險公司之間的結算機制。在現實案件中,往往事故雙方都投保了保險,且不在同一家保險公司投保,這樣追償問題就變為保險公司之間的結算問題。這種結算成敗的關鍵是定損的統一性,或者說保險公司是否認可其他公司的定速結果。因此,這就需要保險公司之間要加強協調,可由行業自律部門出台統一的定損標准,作為保險公司之間結算依據,或由雙方認可的保險公估機構進行定損,作為相互之間結算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