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車貸還了三個月以後就不還了算民事訴訟還是刑事犯罪
車貸還了三個月,當事人不按約定及相關法律規定繼續還貸的,屬於違約行為,不屬於刑事犯罪,但當事人存在違約行為的,需要按約定及相關法律規定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具體情況,請當事人自行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核實確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1)貸款買車幾個月不還算詐騙罪擴展閱讀:
一、車貸注意事項
買車是否貸款,這要看車主的資金情況。在被問到買車貸款的利弊時,多數車行相關人士多少都有點閃爍其詞。
他們認為,貸款買車,不但可以讓資金不夠的市民提前消費買到中意的汽車,也可以使一些雖然資金足夠卻另有用途的市民騰出一部分本來會墊在車價里的資金用於發展。
毋庸置疑,「免息、免手續費」讓原本很多買不起車的人有了購車沖動,然而,這種超值性價比背後的問題卻讓很多人考慮不周,有汽車信貸從業人士認為,消費者在貸款購車時必須注意三點:
1、在享受了商家「零利率免息貸款」後,是否還可以享受車價優惠;
2、日前市場的車貸手續費在4%~7.5%的區間內,是否免了利息提高了手續費;
3、一般購車利率是按銀行基準利率收取,是否免了手續費,利息會在銀行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同時,由於選擇了貸款,新車保險必須「上全保」,會產生較大的保費支出。
因此,在做車貸時最重要的還是要貨比三家,消費者應該選擇具備一定資質和實力的正規汽車貸款服務公司,其在服務、收費等方面不僅規范,而且不會給您留下隱患。
二、《合同法》第三章:合同的履行和違反合同的責任
1、第十六條 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2、第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確切證據時,可以暫時中止履行合同,但是應當立即通知另一方;當另一方對履行合同提供了充分的保證時,應當履行合同。當事人一方沒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確切證據, 中止履行合同的, 應當負違反合同的責任。
3、第十八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即違反合同的,另一方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或者採取其他合理的補救措施。採取其他補救措施後,尚不能完全彌補另一方受到的損失的,另一方仍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4、第十九條 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的賠償責任,應當相當於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但是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5、第二十條 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 一方違反合同時, 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對於違反合同而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視為違反合同的損失賠償。但是,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或者低於違反合同所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仲裁機構或者法院予以適當減少或者增加。
6、第二十一條 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7、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因另一方違反合同而受到損失的,應當及時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及時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無權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8、第二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未按期支付合同規定的應付金額或者與合同有關的其他應付金額的,另一方有權收取遲延支付金額的利息。計算利息的方法,可以在合同中約定。
9、第二十四條 當事人因不可抗力事件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者部分義務的,免除其全部或者部分責任。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事件不能按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的,在事件的後果影響持續的期間內,免除其遲延履行的責任。
不可抗力事件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對其發生和後果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事件。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圍,可以在合同中約定。
10、第二十五條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事件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者部分義務的,應當及時通知另一方,以減輕可能給另一方造成的損失,並應在合理期間內提供有關機構出具的證明。
B. 銀行貸款沒還,構成詐騙罪嗎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涉嫌貸款詐騙罪,要根據具體情節刑事責任;對於貸款到期因客觀原因造成不能償還,行為人雖然主觀有過錯,但其沒有非法佔有貸款的目的,故不能以貸款詐騙罪認定,而應按借貸糾紛處理。
貸款詐騙罪與借貸糾紛的區別如下 :
第一,如果已經發生了到期不還的結果,要看行為人在申請貸款時,嚴重履約能力不足的事實是否已經存在,行為人對此是否清楚。如果無法履約的原因形成於獲得貸款以後,或者行為人對根本無法履約這一點並不十分了解,即使到期不還,也不應認定為貸款詐騙,而應以借貸糾紛處理。
第二,要看行為人獲得貸款後,是否積極將貸款用於借貸合同所規定的用途。盡管到期後行為人無法償還,但如果貸款確實被用於所規定的項目,一般也說明行為人主觀上沒有欺詐貸款的故意,不應以詐騙論處。
第三,要看行為人於貸款到期後是否積極設法償還。如果行為人僅僅口頭上承認欠款,而實際上沒有積極籌款准備歸還的行為,也不能證明行為人沒有詐騙的故意。
第四,將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考慮,才能得出正確結論。因為貸款詐騙犯罪與一般借貸民事糾紛之間的根本區別在於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出於騙取他人財產的目的,而這一目的又必然通過一定行為表現出來。
貸款詐騙罪處罰: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C. 貸款買了個手機幾個月沒還算不算貸款詐騙罪
不算。
D. 我是在銀行貸款買車,錢沒還,會不會是詐騙
是不是詐騙不好說?被列入黑名單,徵信不良,這是肯定的,以後辦不了銀行業務,乘不了高鐵,住不了高檔賓館,坐不了飛機。
E. 欠銀行貸款多久不還構成詐騙罪
這個要看具體的情況,既然你申請了銀行貸款,那麼你沒有還款能力的情況下建議跟銀行協商還款,如果你長時間不還銀行貸款的情況下,銀行會採取法律訴訟的方式讓你還款。
F. 貸款後多久未還就屬於貸款詐騙罪
貸款後無論多久未還,都不屬於貸款詐騙罪。
但如果將貸款用於其它,或者拒不償還貸款的,則可以構成貸款詐騙。
對於貸款詐騙,依法要追究刑事責任。
G. 我是車貸我還了幾期但是還不起了會是詐騙罪嘛
這個詐騙罪沒有關系。但還不起工作人員會上門退催款,如果還不快就有可能被起訴。
H. 車貸還了幾個月還不上了,以後會追究什麼責任
他們會將你的車拖走,然後讓你繳納違約金,如果你不繳納違約金,他們就到法院起訴你貸款必須還,以前的首付款沒了,車也沒了,所以千萬不要貸款買車,這裡面套路太深了,一般人識別不出來
I. 貸款還了二個月還不上算詐騙罪的立案標准
這個一般不能說是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