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商業貸款縮短年限,貸款利率如何算
貸款利率是按照剩餘還款年限來確定的!
剩餘還款年限未滿5年的為5.50%,滿5年以上的為5.75%。
② 房貸23萬還了五年了。想要縮短年限,怎麼算
貸款利率是按照剩餘還款年限來確定的,剩餘還款年限未滿5年的為4.75%,滿5年以上的為4.90%。比如貸23萬,還了5年,想縮短期限,需要到辦理貸款的銀行辦理,選擇縮短貸款期限。
貸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內利息數額與本金額的比例。我國的利率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管理,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利率經國務院批准後執行。 貸款利率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利潤在借款企業和銀行之間的分配比例,因而影響著借貸雙方的經濟利益。貸款利率因貸款種類和期限的不同而不同,同時也與借貸資金的稀缺程度相聯系。
理論上提前還房貸是能縮短房貸年限的。提前還部分房貸,能選擇兩種,一種是縮短還款年限,月還款額度不變;另一種是減少月還款,還款期限不變。而若在還款期未到之前即先行償還貸款能縮短還款年限,而保持月還款不變的話,申請人能省比較多的房貸利息。
不過不同的銀行對於提前還房貸的規定不同的。一些銀行能使得申請人自己選擇,而有一些銀行,就算申請人提前還房貸想要縮短房貸的年限,也不能。這些銀行是指定了提前還房貸只能降低房貸的月還款,而還款期限不變的。
因此,在借款人提前還房貸前,需要先詳細了解貸款行對於提前還貸的相關要求,因為不同的貸款行對於提前還房貸的規定也是不同的。
③ 我想縮短房貸還款年限,怎麼操作
流程:
1、住房公積金貸款原申請人要攜帶身份證明、婚姻證明等資料原件及復印件一份,向公積金中心提出縮短貸款年限書面申請。
2、縮短貸款的年限須由公積金中心經辦人員根據借款人申請、貸款剩餘本金、借款人公積金貸款還款及公積金繳存等情況,核定貸款年限可執行區間後,與貸款申請人協商確定最終貸款年限。
(3)如果縮短貸款年限利息怎麼算擴展閱讀:
借款人申請縮短住房公積金貸款借款年限業務應滿足下列條件:
1、住房公積金職工賬戶應為正常繳存狀態,住房公積金職工賬戶無欠繳公積金達兩個月及以上等行為,公積金貸款歷史上無惡意逾期且當前無欠還款等行為,借款人公積金貸款應已正常還款達兩年以上,公積金貸款剩餘還款年限應在兩年以上。
2、一個借款周期內,即貸款發放後至貸款還清前,原則上借款人只能申請調整一次貸款年限。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宿遷開辦縮短住房公積金貸款借款年限業務
④ 提前還部分貸款縮短還款年限利息會變嗎
主要看貸款合同的約定。
提前還部分貸款,一般利率不會變。還是基準利率+5%算;不過現在基準利率是5.9%;
縮短年限,總利息肯定減少。
不過你要看看合同,提前還是否有違約金,數額是多少,如果數額很高的話,就不要提前還了。
⑤ 貸款的期限可以變更縮短嗎利息怎麼計算
可以。貸款利息按照貸款實際期限算。
⑥ 房貸 部分提前 縮短年限 節省利息怎麼算
貸款利率是按照剩餘還款年限來確定的剩餘還款年限未滿5年的為5.50%,滿5年以上的為5.75%貸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內利息數額與本金額的比例。我國的利率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管理,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利率經國務院批准後執行。貸款利率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利潤在借款企業和銀行之間的分配比例,因而影響著借貸雙方的經濟利益。貸款利率因貸款種類和期限的不同而不同,同時也與借貸資金的稀缺程度相聯系。
⑦ 貸款提前還款縮短年限,但是縮短的年限有我自己定嗎同時利息會在我定的時間里根據本金從新計算嗎
貸款提前還款或者縮短還款期限的,和銀行協商具體事宜,不是單方能夠決定的。
確定提前還款的,或者縮短還款年限的,提前還款的數額不再計算利息。
⑧ 提前還款,縮短年限後的貸款利率怎麼計算
貸款利率是按照剩餘還款年限來確定的。
剩餘還款年限未滿5年的為5.50%,滿5年以上的為5.75%。
提前還款分兩種情況:
如果為一次性提前還清:通常在你付清剩餘本金的同時,按照原來合同規定的利息,以你剩餘本金為標,計提一個月利息,以後就沒有利息了。之前的利息也不會變,不存在改變利率的問題。
如果是部分提前還款,如上面所說,沖減的都是貸款本金的部分。但是利率還是遵照合同規定的15年利率,有改變的是剩餘部分的利息變少了[(貸款本金-已還本金)*利率]。
(8)如果縮短貸款年限利息怎麼算擴展閱讀
逐筆計息法按預先確定的計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貸款期限逐筆計算利息,具體有三
計息期為整年(月)的,計息公式為:
①利息=本金×年(月)數×年(月)利率
計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頭天數的,計息公式為:
②利息=本金×年(月)數×年(月)利率+本金×零頭天數×日利率
同時,銀行可選擇將計息期全部化為實際天數計算利息,即每年為365天(閏年366天),每月為當月公歷實際天數,計息公式為:
③利息=本金×實際天數×日利率
這三個計算公式實質相同,但由於利率換算中一年只作360天。但實際按日利率計算時,一年將作365天計算,得出的結果會稍有偏差。具體採用那一個公式計算,央行賦予了金融機構自主選擇的權利。因此,當事人和金融機構可以就此在合同中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