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银行贷款 > 调高贷款利率是什么货币政策

调高贷款利率是什么货币政策

发布时间:2021-07-11 03:29:41

❶ 利率的调整是货币政策吗

调整利率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希望采纳

❷ 上调存贷款利率属于什么1、货币政策 2、财政政策 3、经济手段 4、行政手段

货币政策和经济手段

❸ 货币政策中的提高利率是指什么利率

是这样的
紧的货币政策,就是货币发行者认为市场上钱太多了,有通货膨胀风险,要把过多的钱收回去。

在中国,这个事情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第一是提高利率。这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中国还没有利率市场化,所以政府规定了所有年期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这些利率基本上是一起上下浮动的。
第二是提高准备金率。比如过去100块钱存进银行,银行可以放出去90块钱,准备金率提高了,那么只有80块钱可以放贷了,这样就减少了信贷总量。
第三是用各种政策收紧信贷。中国有很多国有银行,政府对银行影响很大,所以用政策影响银行也是一个中国特有的途径。

这三条途径都有收紧信贷的效果,但是国家也可以利率不变,只通过政策或者准备金率来收紧信贷,所以A和D有不同。

❹ 调节贷款利率同时属于货币政策和经济手段可以这么说吗

调节利率和货币政策一样 是通过利率影响投资 最终影响总需求,是货币政策。又带有一定的行政指令性 ,可以说是经济手段。

❺ 下调基准利率反映了什么货币政策

说明是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基准利率也叫再贷款利率或再贴现利率。
基准利率是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核心作用并能制约其他利率的基本利率。
基准利率首先要是一个市场化的利率,有广泛的市场参与性,能够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其次他是一个传导性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关联度强,影响大,最后它要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便于控制。
世界上最著名的基准利率有伦敦同业拆放利率(LIBOR)和美国联邦基准利率。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的金额与存入或贷出金额的比率,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我国的利率分三种:第一,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即基准利率,又称法定利率;第二,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存、贷款利率,称为商业银行利率;第三,金融市场的利率,称为市场利率。其中,基准利率是核心,它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作用,它的变化决定了其他各种利率的变化。
基准利率是我国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制定基准利率的依据只能是货币政策目标。当政策目标重点发生变化时,利率作为政策工具也应随之变化。不同的利率水平体现不同的政策要求,当政策重点放在稳定货币时,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就应该适时调高,以抑制过热的需求;相反,则应该适时调低。比如,1987年针对温度回升的经济空气,国务院提出“压缩经济空气”,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中央银行明确提出“紧中有活”的货币政策,提高了中央银行贷款利率,从第四季度起,将年度性贷款和短期贷款的利率由3.4‰和5.4‰提高到6‰。1988年第四季度,面对经济过热和明显的通货膨胀,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方针,一系列旨在紧缩银根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其中包括继续提高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年度性贷款利率和短期贷款利率,由6‰分别提高为6.9‰和6.3‰,以控制信贷资金的过度需求。又如,1995年面对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于元月一日将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在原基础上提高0.5个百分点。
基准利率是人民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存款、贷款、贴现等业务的指导性利率,存款利率暂时不能上、下浮动,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10%至上浮70%

❻ 调节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财政政策

不是财政政策,属于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❼ 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是什么样的货币政策 为什么要取上述政策 采取该政策会对宏观经济产生

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在投资过度,生产过剩,物价恶性通货膨胀等经济过热情况下,中央银行为减少社会生产、投资和消费方面的资金供应量,使经济发展回到平稳有序的水平;同时也为避免银行信贷风险,提高管控力度而采取的这类紧缩货币政策。
紧缩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会产生何等影响,需要对采取紧缩政策前的经济现象及产生原因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
如是投资过热,导致生产过剩,这时采用紧缩货币政策,上调存贷款利率,可使居民增加存款,减少消费,而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因借贷成本增大而停止增加或缩减生产量和销售店铺的数量和规模。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可用于发放贷款的数额减少,加大对商业银行借贷规模的总量控制,不仅可控制社会生产投资消费这几方面的信贷资金来源,也可防止银行过度放贷却因经济衰退而引发的坏账原因导致收不回贷款的风险。(因生产过剩,会从根本减少生产和销售者收入,同时也提前透支了社会消费总量,不仅使快速增长的经济数据向下转折,还在短期内令生产原料价格快速上涨,破坏了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所以必须及早预防。)
但如果是因生产是不足,导致商品供应量不足,而社会需求量较大的原因,使物价水平大幅上涨。这时本应采用宽松货币政策,在借贷方面加大对生产企业的资金供应量,而在消费贷款上适量控制,增加生产用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才能使物价水平回复正常,而又能增加生产者的收入,提高生产积极性。反之,采用紧缩政策,会加剧物价水平的疯狂上涨。
总的来说,经济运行是一个循环不停的大整体,是一个没有自制力的市场经济。必须通过时刻严密的注视,精细的数据记录,结合本土及世界经济发展运行特点,发现其产生原因和运行原理,才能在不良状况发生时及时采用正确有效的政策进行调控,使经济运行回复到平衡增长的健康轨道上来。那种放任不管或不问情由,只看现象不问源头机械刻板地使用政策时行调控,都是极为错误和有害的。

❽ 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货币政策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因为理论上,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需要上交更多的货币作为存款准备金,这样就降低了货币供给,也降低了货币的流动性,对贷款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不利于信贷及企业投资的增加。但是现实的经济情况都会比较复杂,并不能仅仅根据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就断定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比如5月18日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并不意味着我国立刻实行宽松的宏观政策,而更多的在于释放货币流动性,综合当前经济形势,更有可能是维持较为稳健的保增长的政策。以上对于时政的观点仅为本人参考各方资料后的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❾ 紧缩的货币政策有提高利率的手段,请问这里的利率指的是什么的利率为什么能够提高使本币升值

紧缩的货币政策就是说明市场上货币多了,需要控制资金的投放,这时候提高利率指的是贷款利率,这样借贷成本上升了,贷款的人就少了,原来贷款的人的成本也上升了,还款的时间也会因为成本的上升而提前,从而减少市场上的货币。

阅读全文

与调高贷款利率是什么货币政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贷款买车手上有什么资料 浏览:818
上海企业贷款咨询有限公司 浏览:76
还款金额加贷款余额 浏览:27
没工作贷款吗 浏览:937
用真实资料的假房产证可以房抵押贷款吗 浏览:14
银行贷款80万工资流水要多少钱 浏览:280
公司贷款本金计算器 浏览:73
提供贷款资料的通知 浏览:858
长安无息贷款购车 浏览:997
四成抵押贷款三成消费贷 浏览:405
成都中小微企业无息贷款 浏览:658
贷款支付宝余额被冻结 浏览:840
流水怎么办理贷款买房 浏览:577
创业担保贷款分为哪三种形式 浏览:480
贷款买手机还不上会怎样 浏览:460
邮政银行担保人还能贷款吗 浏览:508
银行贷款人出逃担保 浏览:296
银行贷款部门工作辛苦历程报告 浏览:586
担保公司委托银行贷款合法吗 浏览:826
政府无息贷款办不下来 浏览: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