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商住两用房贷款的利率是多少流程是什么
若在我行申请个人商业用房贷款,【商业用房】贷款(含小微置业贷,两者合并计算)单户最高限额1000万元;贷款/授信金额不超过所购房产评估净值的50%或评估现值的45%,同时不超过成交价格的50%。【商住两用房】贷款/授信金额不超过所购房产评估净值的55%或评估现值的50%,同时不超过成交价格的55%。具体您的“可贷金额”和“贷款利率”,需要您提交资料后由经办行审核之后确定。
您实际可以申请到的贷款利率是经办行结合您申请的业务品种、个人偿付能力、信用状况、担保方式等因素进行的综合定价,审批后才能确定。
『贰』 商铺按揭贷款首付和利率怎么计算
分析如下:
1、商铺按揭贷款必须首付50%,利率是上浮10%,所谓的50%是按照你要购买的商铺价值计算。
2、商铺按揭区别于普通住房的抵押贷款(以您要抵押的房产为准,贷款额度一般是房产评估值的65%--70%。利率是上浮15%-30%)。
3、需要注意的是,商铺最长可以贷款10年,因为是投资性房产,所以没有首套和二套的区别。
4、 最低首付50%, 贷款最高50% , 利率最少上浮10%,这要视个人工作收入情况和个人银行征信情况,以及当地银行的政策,上浮10%-20%不等。
(2)商住两用房贷款利率怎么算扩展阅读
商铺按揭申请资料:
1、借款人的身份证(户口簿)或其他有效居留证件,已婚者还需提交个人婚姻状况证明;
2、借款申请人填写《商用房贷款申请(审批)表》;
3、首期款支付凭证;
4、购买商铺的合同或协议;
5、借款人家庭财产和收入证明;
6、借款人身份证明;
7、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叁』 商住两用的房子贷款10年 总价120万首付60万 月供怎么算
目前人行公布的5-30年(含30年) 贷款年利率是4.9% ,按基准利率试算,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还款,每月还款金额是6334.64元,采用等额本金方式,首月还款金额是7450元(仅供参考),月还款额逐月递减。
请您打开以下连接:网页链接 尝试使用目前贷款的基准利率试算月供,若准备在招行申请贷款,贷款利率需要结合您申请的业务品种、信用状况、担保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的定价,需经办网点审批后才能确定。
『肆』 目前商住的贷款利率是多少贷款年限和首付是多少
目前商住贷款的基准利率为4.9%,但是现在基本上贷款利率都要上浮,上浮比例在20%-40%之间。商住的话首付最低五成贷款最高十年。
『伍』 商住两用房贷款的利率是多少
商住两用房贷款的利率是基准利率上浮10%
基准利率是4.9
所以商住的利率为5.39
『陆』 商住两用房贷款手续费怎么算商住房利率打折么
商住两用的房子税费如下:同差同全原则
Ø 全额计征
1) 卖方:
增值税及附加——全额*5.6%(远郊区县5.5%);
个税——全额*20%;
土地增值税——全额*5%;
印花税——全额*0.05%。
2) 买方:
契税——全额*3%;
印花税——全额*0.05%;
登记费——550元/本,每增加一本加收10元。
Ø 差额计征
1) 卖方:
增值税及附加——差额*5.6%(远郊区县5.5%);
个税——差额*20%;
土地增值税——四级超率累进税率;
印花税——全额*0.05%
2) 买方:
契税——全额*3%;
印花税——全额*0.05%;
登记费——550元/本,每增加一本加收10元。
银行贷款:贷款50%,首付50%,利率基准上幅10%
『柒』 商住两用房贷款的利率是多少
商住两用房一般是指用地单位为了规避风险,将依法批准的商业建设用地改作居住土地使用,并最终以商务公寓或酒店式公寓的形式推出,如常见的商业房改为住宅。由于这种房子实质上属于商业性质,所以不属于调控国家的范围,而且商住两用房的缺点很多,购房人在购买时应当予以注意:
一、物业、水电、公共维修基金等费用较高。由于商住两用房的水电价格实行商业用标准,较之一般生活用标准要相对较高;物业收费也较少受到政府部门的限制;公共维修基金也与商户就共有所有权部分的维修进行平摊。上述原因造成商住两用房在日程生活中产生的费用较高。
二、产权40年或者50年。一般住宅的所有权为70年,在到期后可以自动续期,而商住两用房、产权40年或者50年,在到期后不是自动续期,并且要补交 。
三、商住两用房无法迁入户口,这就意味着即使周边区域内有好的教育资源,子女因户口不能迁入也无法就近入学。
四、没有完备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商业项目一般不强制性要求设计配套服务设施,例如学校、商业、居委会等,也就是说没有配套的幼儿园、学校,也没有配套的医疗、养老服务等。这样就会给购买后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五、按揭贷款实行 标准。商住两用房首付50%, 为普通住宅的1.1倍, 最多为10年,并且不能用 。
六、购买时不实行税费优惠的政策。普通住宅购房时有许多优惠的税费政策,但购买商住两用房时没有相应的税费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