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财政贴息利息是什么意思
财政贴息是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
财政贴息主要有两种方式:(1)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受益企业;(2)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受益企业按照实际发生的利率计算和确认利息费用。
项目单位收到财政贴息资金后,分以下情况处理:在建项目应作冲减工程成本处理;竣工项目作冲减财务费用处理。财政贴息资金是专项资金,必须保证贴息的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财政贴息资金。对违反规定的,除将贴息资金全额收缴国家财政外,还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贰』 按贷款基准利率的50%贴息怎么算
贷款基准利率4.35%上浮50%,利率为6.525%。
『叁』 贷款利率LPR要不要改
要改成LPR,改好。
1、符合政策要求:
央行基准利率时代结束,迎来了全新LPR时代;既然政策鼓励把存量贷款利率转为LPR利率,肯定是为国民着想;既然是政策指导要求的,跟政策走准没有错。
2、争取降低贷款利息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反映市场真实情况,LPR定为每个月进行调整一次,随时都会采取LPR定价来调控货币。所以LPR是浮动的,而房贷利率每年也会重新定价一次,根据LPR走势预测,未来LPR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概率大。
3、把存量基准贷款利率,转换成LPR+基点的定价模式,这是符合当前,以及未来的贷款利率模式:原先贷款利率都是以央行的基准贷款利率4.9%为基准,进行上浮还是打折等调整,但未来的贷款利率是以LPR+多少个基点的定价模式,符合贷款定价模式,同时也符合政策要求。
(3)基准贷款利率和贴政贴息扩展阅读:
《贷款通则》规定:
(一)贷款利率的确定:贷款人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每笔贷款利率,并在借款合同中载明;
(二)贷款利息的计收:贷款人和借款人应当按照借款合同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计息规定,按期计收或交付利息。贷款的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档次时,从展期之日起,按新的期限档次利率计收。逾期贷款按规定计收罚息。
(三)贷款的贴息:根据国家政策,为了促进某些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关部门可以对贷款补贴利息。对有关部门贴息的贷款,承办银行应自主审查发放,并根据《贷款通则》有关规定严格管理。
(四)贷款停息、减息和免息:除国务院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决定停息、减息、和免息。贷款人应当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按照职责权限范围具体办理停息、减息和免息。
『肆』 贷款一万,一年结清,贷款利率为:9.72%,财政贴息的年贴息率为9%,那我结清后财政给我贴多少利息
贷款一万,一年结清,贷款利率为:9.72%,财政贴息的年贴息率为9%。
结清时,利息为:10000×9.72% =972.00(元)
财政贴息的年贴息率为9%,财政贴息是:10000×9% = 900.00(元)
你只要付72元即可!
『伍』 贷款贴息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保值贴补率=(存款到期时物价指数/存入时物价指数-1-利率×存期)/存期X100%)。
贴息率是国家给特定行业、特定项目补贴贷款利率的百分比。属于政府补助范畴。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988年9月发布的有关三年以上居民定期存款保值贴补的规定,三年期以上居民储蓄存款利率加上保值贴补率,应相当于同期的物价上涨幅度。保值贴补率即同期物价上涨率和同期储蓄存款利率的差额,广大储户的三年、五年、八年定期储蓄存款期满时,银行除按规定的利率付息外,还要按保值贴补率付一笔钱给储户,以保证存款不因物价上涨而贬值。由于国家曾对一些三年、五年期的国债发行承诺保值,因此,保值贴补率的高低对全部国债的价格有很大影响
实施保值贴补率可以在高通胀时期 解决居民储蓄存款利率倒挂(即负利率)问题,改变居民通货膨胀预期,我国曾于上世纪50年代初和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两次实行居民保值储蓄对稳定居民储蓄消费行为、抑制通货膨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陆』 什么是贴息贷款
贴息贷款是指贷款人从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利息由政府机构或者是民间组织全额或部分承担,贷款人只需要归还本金或者是本金加少许利息。贴息贷款一般为政府性质发放的贷款,利息不用借款人承担或象征性承担。
除了在政策性待遇方面与公积金贷款一致外,办理贴息(组合)贷款的职工还可以享受到一项贷款银行提供的额外红利——超出公积金贷款额度的商业配套贷款部分,将比现有建设银行执行利率标准水平优惠5个点。
举个例子,市民陈先生申请办理一笔总金额120万元的住房公积金贴息组合贷款,其中住房公积金贴息贷款60万元,配套商业性贷款60万元,期限25年,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普通首套商业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为基准利率上浮10%,执行利率为5.39%,而贴息贷款的配套商业贷款利率只上浮5%,优惠后的利率仅为5.145%,25年总计可节省利息支出2.6万元。
『柒』 什么是贷款贴息政策
贷款贴息政策是指国家为扶持某行业,对该行业的贷款实行利息补贴,此类贷款称为贴息贷款。
贷款贴息指用于从事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据实全额或者部分贴息,借款人本人贷款期内不支付利息,贴息最长不超过两年,展期不贴息。 财政贴息贷款由政府来主持,一般目的在于激活经济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是财政补贴的一种形式。
国家对某些企业的某些项目贷款利息,在一定时期按一定比例给予的补贴。
运用财政贴息的好处是:
①用较少的财政资金可以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以保证国家重点建设资金的需要。
②由于财政贴息首先用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因而有利于调整投资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
③有利于降低企业产品成本,增加企业盈利,从而也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④对不同行业实行不同的利率,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利率体系,有利于间接调节生产和消费。
『捌』 贷款金额*基准利率*贴息时长/12
贷款金额*基准利率*贴息时长/12=贴息金额。
扩展阅读:
“贴息”是“贴现利息”的简称,又称“贴水”,是指汇票持有人向银行申请贴现面额付给银行的贴现利息,分为住房贴息、贷款贴息、存款贴息三种。
实付贴现金额是指汇票金额(即贴现金额)减去应付贴现利息后的净额,即汇票持有人办理贴现后实际得到的款项金额。
按照规定,贴现利息应根据贴现金额、贴现天数(自银行向贴现单位支付贴现票款日起至汇票到期日前一天止的天数)和贴现率计算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