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国人为什么喜欢贷款过日子呢
主要是人家政府社会保障工作做得足够好 有足够的安全感 啥都不怕 所以胆子大 反正还不起破产了 政府也会养活自己
❷ 为什么美国人能贷款则贷款
您好:
这是他们的传统,生那么多孩子,不贷款哪有钱买房买车啊。
没什么好抱怨的,那样的日子你们也过不了,在这里没看过一个华人在靠政府补助过日子的,都很努力工作,然后报税,(当然不只是华人)帮美国政府承担哪些懒人的生活费。
❸ 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美国借钱消费”和“中国存钱不消费” 两者都有问题
说白了 借钱消费始终保持消费超出自己的能力 美国人依赖财产性收入 比如投资 一旦财产性收入缩水 比如房价下跌 股价下跌 就会面对即欠钱 又赔钱 这种消费过度利用金融杠杆 放大了风险 崩溃不可避免
我反对称 存钱不消费是问题 其实是商业社会迫切需要个人消费来保持运转 才将不消费视为不健康 理由无非是这样积累大量的死钱 不利于对市场补充流动性
问题是 我把自己的辛苦所得积累起来 并不像借别人的钱来消费那样损害公众利益 而相反 我的钱存在银行里 银行可以以贷款的形式重新补充到社会 流动性仍然不会因此而枯竭 比如日本对越南和蒙古的日元贷款 一样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 把日本国内的存款流动到有需要的地方 刺激消费
因此 说中国存钱不消费有问题 纯属是让中国分担美国搞起经济危机的责任 中国社会的福利还有待发展 老百姓手头的资金还不充足 逼着老百姓消费 还不如说是逼着他们翻棺材本 这同开赌场 卖大烟没什么本质区别 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说法
❹ 美国人贷款主要做什么
美国人喜欢超前消费、借贷消费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人长期对未来收入预期看好,消费信心居高不下。
美国人的富裕水平究竟如何呢?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依据2004年世界银行人均GDP(美元)排名,美国以人均37,610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如果乘上近3亿人口的基数,这个国家的财力十分惊人,差不多是中国的10倍。去年凤凰卫视曾报道,全世界拥有百万美元以上金融资产的富裕阶层人数2003年已经达到770万人,其中美国有227万。在美国国民中,每125人中就有一人是“百万富翁”。
有人总结,美国人是挣钱投资,借钱消费。美国人的消费观和投资观与其家庭的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不无关系。在私人资本的分布中,美国国民在金融机构的存款仅占个人金融服务产品的15%,而股票、共同基金、债券、人寿保险产品和其他投资,则占了个人金融资产的85%。在美国家庭的收入中,工薪等劳动收入与投资收入平分秋色,各占50%左右。美国股市涨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很多家庭的资产总额和消费信心。
同样激发美国人信心的还有美国房地产市场。统计资料表明,美国整体房价自1995年起至今已上升51%,比同期的通胀率高出32%,个别地区升值更为显著,如波士顿自1996年起房价升了110%。对于拥有房产的美国人来说,过去两年中,房价的增长率是收入增长率的3倍多。因房价上涨而带来人均财富的增加比老板加薪更能鼓舞美国人的消费信心。
发达国家的数据显示,任何一个国家的消费都是靠广大的中低收入阶层支撑的。而美国社会阶层结构显然是有利于支撑消费的。在美国,户均收入3万美元的中产阶层占总人口的80%。整个美国社会阶层分布是橄榄形的,两头小中间大。强大的中产阶层是美国消费旺盛的坚实基础
❺ 美国人都是贷款消费吗,大件东西没有全款买的习惯吗
贷款消费的习惯是由于美国人普遍没有存款造成的,在美国生活不容易,普通老百姓发工资首先就得把一半拿去交税月底才能等到退税,再说复杂的税法使很多人容易多交税,你想合理避税除非你是专业会计,这样就使老百姓普遍缺少流动现金和存款,不得不贷款消费。
❻ 美国人都是提前消费的,那银行那么多的钱是从哪来的呢
就是银行(私立主要是金融工司,公立为国家)的嘛,提前消费即是透支欠银行的钱,不用银行的现款,所以相当于仅限于帐目流动,但银行的钱是有限的,由于制度和管理问题限制不够很多人透支过度而无力偿还,导致银行现金储备不够,洞大得都补不上了,象最近的经济危机就是,所以面多提前消费美国银行该是没那么多钱才对
❼ 为什么美国人喜欢提前消费,中国人普遍喜欢储蓄呢
两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全不同,生活理念也不一样,造就了两个国家不同的消防观念。
在中国,要存钱面对医疗、教育、购房这三座大山。自从1998年开始,中国就把医疗、教育、购房都完全市场化了,而忽略了对低收入弱势群体的托底。
而随着看病贵,教育难、房价涨等因素,中国的老百姓真的是要存点钱,以应对急需时的支出。在中国谁要是不存点钱,那真的得了啥大病、子女结婚购房付首付,那就会有大的麻烦。
而在美国,年满65岁的老年人可以申请联邦医疗保险卡,享受优惠的医疗和药物价格。收入低的群体可以申请白卡,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
此外,西方人结婚可以租房,并不一定要买房,年轻人多数租房住。而在教育方面,美国是谁的家庭越穷,谁可以申请到助学金的比例就越高。所以,中低收入家庭并不需要通过存款来留后路。
第二,美国人在养老方面也做得非常好,一般普通工人工作一辈子,可以拿到基本养老金,这是保障你最低的生活标准,让你能够活下去。
此外,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对优秀员工可以通过支付企业年金,来增加其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当然,一些职工还有私人再买一份养老保险。习惯,这样可以让自己退休生活过得更加体面、有质量。
第三,中国老一代人过得比较艰苦,他们习惯了勤俭节约,同时,老一代人也喜欢存点钱,为儿女做点贡献。
而在美国子女18岁后父母就不再负责,任何费用支出都要自己负责,所以美国孩子在经济上都很早独立。正因为不需要为自己子女留下任何财产,美国人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所以,他们就更偏向于提前消费,花明天的钱为今天服务。
(7)美国人为什么都贷款消费扩展阅读
一直以来,中国人都崇尚未雨绸缪、量入为出,爱储蓄的传统仿佛已超越经济范畴而成为一个文化基因。多年来,中国的储蓄率都在全球居于前列,甚至还遭到美欧国家的诟病,认为过高的储蓄率限制了消费,影响了经济发展,这甚至成为美中贸易战的一个议题。
然而近些年来,这一现象正渐渐改变。2018年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为44.91%,与2008年的历史高点(51.84%)相比,出现明显下滑。
特别是年轻一代,与父辈省吃俭用、喜欢存钱的习惯不同,他们更推崇“及时行乐”,热衷于出境旅游、美容化妆、去高档餐厅、购买奢侈品……消费观已不仅是“今朝有钱今朝花”,甚至在花明天的钱,特别是花呗、白条等借贷平台的兴起,更对中国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推波助澜。
但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如果说“月光族”只是花光所挣的钱,那么“月欠族”这种“寅吃卯粮”则看似“潇洒”,实则暗藏风险。诸多大学生因校园贷而发生的悲剧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全民寅吃卯粮,这就是美国出现金融危机的根源。痛定思痛,如今收到疫情的影响,美国人也开始重新重视储蓄了。据彭博此前报道,美国人近年来存的钱比你以为的多得多。今年1月公布的修订后政府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和2017年的平均个人储蓄率为6.7%,而2019年1月是7.5%。
过度消费现象如若蔓延开来,将不仅仅给个人家庭带来痛苦,对整个社会而言,也是巨大风险。当信用贷款增速逆势狂奔,当超前消费成为债务杠杆的“罪恶之源”,中国不断攀升的个人债务已成必须防控的风险。
古巴比伦的金钱第一定律说到:“金钱是慢慢流向愿意储蓄的人。”千百年来,人类的智慧已经为人们的消费做了最好的指引。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储蓄的传统更不该丢弃。
“务本节用财无极”,2000多年前,《荀子·成相》就告诉人们:一方面要致力于生财的根本,努力创造财富;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合理消费,节约开支。这样,财富就会不断积累,无限丰富。
❽ 美国人为什么要借那么多钱啊
由于储蓄偏低,美国居民大多 数依赖消费信贷或分期付款支付消 费。在这种消费模式基础上,美国 信用卡市场得以不断扩张。随着美 ,国楼市进入调整,次贷危机爆发 ,令不少美国居民的财务状况恶化 失业率上升,信用卡拖欠比率上 升,消费信贷步次贷后尘而陷入困 局是必然的结果 美国次贷风暴愈演愈烈,对实 体经济的侵蚀逐步深化。从发展情 况看,美国经济目前所面对的已不 再仅仅是“次贷危机”,继按揭市场 外,消费信贷有可能成为另一个重 灾区;由次贷引发的信贷紧缩,也 似乎正向消费紧缩演变,这正是市 场担忧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的可 能。
❾ 美国人都喜欢贷款消费,那么银行的从存款从哪里来
企业的钱,个人工资,个人存款等,美国消费观念不一样,不代表美国人不存钱,美国人都习惯用信用卡。他们贷款消费什么的都是按最低还款额来的。并不是月光族。
❿ 为什么美国人有钱买房还要贷款
贷款其实也是一直理财方式
现在房贷利息这么低,把多出来的钱投到理财里面,一般都能赚回房贷利息。
所以,一般都是越富的人,越喜欢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