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借款合同的纠纷,该如何解决
1、选择恰当的解决纠纷的方式
当借款合同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双方首先应及时协商解决。因为协商解决有利于维护双方的感情,有利于以后继续合作,而且协商解决简便、迅速、耗费少、便于执行,因而是一种常用方法。
如果当事人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合同管理机构申请调解、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利用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时,法院一定要及时、正确地审理案件,解决纠纷,不要久拖不决,以减少双方当事人的经济损失,维护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的利益。
2、注意解决借款合同纠纷的期限
借款合同规定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应在一定时期内履行,当借款合同出现纠纷时,也应该及时解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解决借款合同的纠纷有一定期限限制。其期限适用《民法典》关于一般诉讼时效的规定,即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两年不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其权利。因此,合同当事人,特别是贷款人在借款合同发生纠纷后,要及时解决,不要超过时效限制,使自己丧失胜诉权,从而遭受经济损失。
3、聘请法律顾问,帮助自己解决纠纷
借款合同发生纠纷后,合同当事人可聘请律师参与纠纷解决,给自己出谋划策。因为律师是国家的法律工作者,精通法律,聘请其作自己的法律顾问,能较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在担保借款合同中,要注意,如果担保主体发生合并、分立等事项,应由变更以后的当事人承担或分别承担履行借款合同的义务和享受应有的权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❷ 借款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一、借款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1、借款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具体如下:
(1)双方能协商一致的,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的,合同中有约定争议解决机制的依约定,如合同有约定仲裁条款的,只要该约定条款符合法律规定,纠纷就只能通过仲裁解决,排除法院管辖。合同中没有约定仲裁条款,但有约定法院管辖的,只要相关约定符合法律规定,就由约定的法院管辖;
(3)合同中无约定解决机制的,可以至法院提起诉讼。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
(三)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四)保证人书面表示放弃本款规定的权利。
二、借款合同应该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借款合同应该包含的内容如下:
1、双方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信息;
2、借款的币种、数额、利率;
3、给付方式、给付期限、还款期限;
4、双方的权利义务;
5、违约责任;
6、争议解决方式。
❸ 借款合同纠纷怎么办
法律分析:1.选择恰当的解决纠纷的方式;
2.注意借款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
3.因借款合同发生纠纷后,一定要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而不要以不合法的手段去处理。
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❹ 借款合同纠纷怎么办
借款合同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双方可以就借款合同纠纷协商解决,如果当事人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合同管理机构申请调解、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立案和受理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❺ 什么是借款合同纠纷
借款合同纠纷是双方当事人就借款合同中的内容或不履行借款合同中的约定而产生的争议或者是纠纷。一般情况下在借款合同中主要就是原告和被告,原告多为出借人,被告多为借款人。借款同时有保证人的,保证人可以是共同被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❻ 民间借贷纠纷如何处理
民间借贷以各种理由不还,或者失踪的。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律师 二是法院诉讼调解。我就重点给你讲法院诉讼调解
这个律师就需要委托律师处理,但是费用高。
一般这种民间借贷,只要借款人能找的到的,就可以自己通过诉讼解决。
一:向法院打官司 前期准备:
向被告居住地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诉讼请求。
诉讼前建议先到省级的网上诉讼平台看一下, 需要准备的材料,也可以通过网上诉讼。(我就以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为例,不过起诉要的材料国内最高法院,司法部都是一样的)
网上具体需要:电子版诉状(这个在诉讼平台可以创建),原告和被告基本信息,电子版的证据(借条,如果是QQ或者微信需要保留原有聊天记录证据),及你和对方身份信息(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身份证号码,将对方的基本信息尽可能的填全,比如:单位,出生年月日,住址等)电子版最后签订法院确认送达书。
网上诉讼提交以后,一个星期法院会告知你审核通过,让你到法院将上述的诉状,证据,个人信息,确认送达书纸质版送到法院窗口。
二:法院调解阶段:
让后转入调解,当然这个调解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拒绝,如果调解一般在15天内法院通知双方到场协商,双方有协商意愿的 这个就不存在多长时间,在法院的监督下 出具具备法律效益的还款协议和民事调解书,这个还款协议不包含违约金等因果关系造成的借贷人损失,双方平等自愿签订。 如果对方在协议日期之内没有归还完,你可以持法院盖有公章的民事调解书不用经法院审判,直接到执行局申请执行。
优点是不用经法院审理 宣判,节省时间,缺点是适应于一般的借贷关系,双方愿意调解的情况下。
三:调解失败 法院审理 宣判阶段:
如果调解的你觉得不满意仍然可以拒绝,让后签字,等待转入业务庭。
调解失败,业务庭一般会在7天内将你的案件进行排号,分理,确认主审法官转入到民事庭,与你电话确认,并告知你开庭时间,让你等待传票。
一般这个开庭时间在3个月以上时间
如果一审过后,对方不论到不到场或仍然拒不还,也可能对方在15天内上诉二审(对方上诉二审一般就是故意拖延时间),二审一般维持原判,这个时候按照一审原判的时间过后,你持法院判决书到法院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这个时间一般为一两个月,执行局会给对方下达限制消费令,责令对方30天内申报自己名下的车房,银行存款,贵重物品,理财证券保险等并冻结对方名下所有财产,执行局没收对方财产司法拍卖,并司法拘留对方。
最后法院向你返还钱财,一般民事诉讼从你提交诉状到宣判在3到9个月时间,法院执行这个时间另算,在此期间你也不用急,可以在诉状中加上按照现有银行贷款利率被告要承担违约金与利息。
下面照片,我以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为例
❼ 借款合同纠纷一定要注意的法律问题有什么
法律分析:借款合同纠纷要注意以下法律问题:
1、借条、欠条的认定与借贷关系的成立。如借条中的姓名、多张借条与总条、胁迫下的欠条、转账凭条作为证据等等。
2、借贷责任主体的认定。如法定代表人出具借条、空白收据与借款责任、夫妻个人借款的认定、借款债权的继承。
3、借款合同项下款项的交付。如本金预扣利息、借条与款项交付、收条与款项交付。
4、借款合同的利率与利息。如复利的认定、逾期利息的计算、逾期利率的认定、逾期计息基数、违约金的认定。
5、借款的偿还及债权的转让。如偿还的证明责任、还款条的认定、录音证明还款、债权转让的通知。
6、时效、管辖与证据。如超过诉讼时效、录音证明催款、暂住证明与管辖、合同履行地与管辖。
7、企业间借款合同的效力。如企业间借贷的效力、企业自有资金的借贷、政府投资公司的借贷、企业借贷无效的占用费、企业借贷无效的利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四条 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❽ 借款合同纠纷如何解决
法律分析:借款合同纠纷解决方式是:
1、双方能协商一致的,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的,合同中有约定争议解决机制的依约定,如合同有约定仲裁条款的,只要该约定条款符合法律规定,纠纷就只能通过仲裁解决,排除法院管辖。合同中没有约定仲裁条款,但有约定法院管辖的,只要相关约定符合法律规定,就由约定的法院管辖;
3、合同中无约定解决机制的,可以至法院提请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三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