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司为向银行贷款(有抵押)做假财务报表负什么责任
这种事涉及两个法律责任,一是如果银行信贷人员参与并指使,主要追究银行人员违法放贷刑事责任;二是银行人员未参与,企业构成诈骗,系法人犯罪,主要追究企业法人代表责任,但会计也会受到一定处罚,金额巨大的理论上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Ⅱ 向银行贷款300万,提供虚假财务报表,会计承担后果严重么
这种情况一旦出现违约,拆了东墙补不了西墙的时候就会出问题了,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骗取银行信用或贷款,是要以诈骗罪论处的,根据情节的轻重给予量刑。
Ⅲ 提供虚假财务报表贷款 会计会是什么后果严重
要看具体情况。
一.提供虚假贷款银行放贷后假设公司不还钱,如果情节严重,就属于骗取贷款罪。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如果公司拖欠债务,银行会通过法院追究公司的法律责任,会计提供虚假财务报表本身就违反了会计法;如果最后没有导致银行损失,事发后,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并承担被罚款等责任。
三.参考法律:
1.骗取贷款罪是《刑法修正案(六)》新设罪名。刑法第175条规定的多种犯罪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2010年5月出台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下称《规定(二)》)第二十七条规定,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等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或者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的,以及其他给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以上简称“四种情形”),应予立案追诉。在此之前,公安部经侦局已率先于2009年作出了《关于骗取贷款罪和违法发放贷款罪立案追诉标准问题的批复》,其基本精神与上述规定也是一致的。不过应注意该解释的溯及力问题。关于刑事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两高”《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的规定》确立的是“无旧从新,有旧从旧兼从轻”的做法,且规定对于在司法解释施行前已办结的案件如果无错误就不再变动。
3.《公司法》第203条规定:“公司在依法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上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4.《会计法》第43条规定,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属于会计从业人员的还应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
Ⅳ 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给银行贷款有责任吗
如果公司不还钱,银行会通过法院追究公司的法律责任,会计提供虚假财务报表本身就违反了会计法,你还是看看公司的还款能力。再做决定吧!
Ⅳ 有没有什么方法识别虚假财务报表
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pdf网络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https://pan..com/s/1PjCrc-FhJ_8AVVevOUoJFA
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属于会计从业人员的还应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
Ⅵ 财务报表哪几个方面最容易作假
从三大财务报表警惕十个常见财务造假表现:
一、 资产负债表相关症状
1. 货币资金余额不合理。或者表现为与业务规模不相匹配,或者体现为“高现金与高负债”同时并存。
2. 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产品竞争力未见明显提升,但经营业绩却逐年提升。
二、 利润表相关症状
3. 利润指标多年表现不错,但却多年不进行现金分红,且多年并无实际再投资。
4. 营业利润和投资收益经常呈现出良好的反向互补性。即当营业利润不佳的时候,投资收益往往出现较好情况,而当营业利润改善之后,投资收益又变得稀松平常。
5. 收入规模持续扩大或出现较大增长,但营业费用或管理费用却持续下降或出现较大降幅,且无合理解释。
6. 连续多年毛利率或主营业务利润率畸高,且无合理解释。
7. 低周转率和高毛利率多年持续并存。
三、 现金流量表相关症状
8. 利润数据缺乏现金流量的支持。如营业利润3000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却仅为800万。
9.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多年持续大额为正,同时投资现金流量进而多年持续大额为负。(很多造假公司的现金流量表都具有这一特征,如著名的达尔曼。)
四、 综合症状
10. 某些科目的数字特别整齐。
Ⅶ 假报表贷款会计会承担什么责任
如果你们单位贷款是做的抵押贷款会计是没有什么责任的老板换不起贷款银行就会扣老板的抵押物,只要银行没有损失会计就不会承担责任。如果不是抵押贷款会计作假表老板还不起钱造成银行损失会追究你的连带责任的,那就辞职别干了。找一个正规的企业干会放心。
Ⅷ 给银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要负刑事责任吗由谁承担
向银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不承担刑事责任,除非你利用虚假的报表,用于诈骗银行贷款,你如果不是有意识的去利用虚假报表诈骗,即使没有及时还款,也不构成诈骗,因此你不会负刑事责任的。
不用担心,一般的做个虚假报表,贷款归还了,啥问题也没有了。负刑事责任主要是造成了严重后果的事。
Ⅸ 1.企业一般会有哪些财务造假动机
会计造假的动机一、公司为了获得上市,配股,增股的资格而造假。二、相关利益主体为了业绩考核而造假。三、为了获取银行和商业信用而造假四. 为了减少纳税而造假。
补充资料:
会计造假的动机具体阐述
一、公司为了获得上市,配股,增股的资格而造假。受到我国相关法律的限制,一些不够条件的公司通过会计造假来达到在股市募集资金的目的。例子:南纺股份于2006年至2010年的5年间,持续虚构利润,掩盖公司连续亏损的财务状况。而万福生科、绿大地和海联讯等为了上市而造假,其中,万福生科成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
二、相关利益主体为了业绩考核而造假。经营业绩的考核关系到经营者能力的评定,影响了他们留用,升迁,奖金等切身经济利益。还有员工的薪水,奖金,福利等。通过会计造假,能够提升经营业绩,可以为企业和员工带来额外的经济利益和好处。例子:1999年轰动全国的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大经济案件中,便是以何允明、江仲生等人为首的领导班子利用职务之便并借助假账的掩护,鲸吞国家财产近千万元之巨。
三、为了获取银行和商业信用而造假。一些经营状况不佳,资信状况差的企业通过提供虚假的会计资料等,从银行贷款或向供应商赊销产品,以获得资金。例子:2013年10月,涉案公司法定代表人杜某为了骗取银行贷款,明知公司实际经营规模不大且处于亏损状态,找到武汉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陈某。陈某按照杜某的授意,为该公司虚增2011年、2012年、2013年的营业额,杜撰了公司盈利的财务报表。杜某在虚假的财务报表上签字,将财务报表提供给会计师事务所。陈某依此报表出具了虚假的财务审计报告,收取1.2万元好处费,帮助杜某成功骗取银行1000万元贷款。
四. 为了减少纳税而造假。应纳税所得额通常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经过纳税调整而得到的。所得税额则是在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率而得出的。企业为了偷税,漏税等目的,通过隐秘收入,调节会计利润等方式进行会计造假,对企业会计报表进行粉饰。
Ⅹ 商业银行如何识别贷款企业虚假的财务报表
防止贷款企业提供虚假财务报表,这个问题其实分两个层次:企业提供完全虚假的财务报表“骗贷”;这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形式上的真假.企业提供经“粉饰”的财务报表,更容易获得贷款;这个阶段要解决的是内容的真假.
对于检查财务报表是否虚假,商业银行一般采取现场KYC。以下主要针对中小企业,大型企业人家可不一定会配合,再说大型企业做假账,会计师事务所也有可能审计不出来……
1. 审计报告比较简单,带着企业提供的复印件,到会计师事务所去,核对底稿原件;
2. 对于项目贷款的自有资金投入,可以要求借款人做专项审计报告;
3. 对于内部报表:核对公章,财务人员私章。
审计有个原则叫“本福特定律”可以用来判断财务报表有没有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