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哥在手机app贷款因为逾期被催收公司电话逼死请问怎么办
找他们协商,但是估计钱还是要还
2. 要被网贷逼死了怎么办 借了三万多,还不上了,心里害怕惶恐的很,想去跳楼一了百了
内心那么脆弱。我一帮朋友借网贷不还的。又不上征信你慌什么。不要管别人怎么看你。就算全世界都知道又怎么样。你还是你。我那些朋友去年都贷款买了车。所以说这没多大的事。
3. 武汉博士因套路贷自杀,为何这么多人被网贷逼死
这个问题是我特别想聊的,你们想一想,世界上为什么有货币的存在?货币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让所有人都动起来,让所有人为了得到一些东西而去赚得货币。
而现代社会这明显行不通了,那怎么办呢?怎么让大家动起来呢?社会需要建设, 工地的砖得有人搬,码头的货得有人扛,怎么让人投入生产呢?当然有办法,就是让所有的人都负债,为了还债你不得不去努力工作,为这社会出力气。
所以,在我看来,是谁让武汉博士身赴死地?是这个时代,不是他自己不理智想不开,更不是追债的人暴力行为,就是这个时代在努力让我们所有人背上还不完的债,然后可以一点点的让你变成对社会出力的人。
4. 网贷害死多少人
闲来无事,打开电脑,不禁大吃一惊,倒吸一口凉气差点晕厥过去:这时下见缝插针、遍地开花的小额信用贷款不但正在坑害咱中国百姓,还公然地将黑手伸向了大学校园,正在腐蚀和催残祖国的栋梁—大学生们的灵魂和生命。
商洛男子网络借贷无力偿还压力巨大服药自杀(腾讯大秦网商洛瞭望台朱忠鑫2017-05-2615:54)男子借贷宝贷款无力偿还选择自杀网友称:网贷如同魔鬼(名家频道2017-05-2714:27:28)大学生欠款跳楼自杀,校园贷还是高利贷?(新京报评论2016-03-2111:12)河南男子欠款70万自杀当地民间借贷野蛮生长(新京报刘子珩2016-08-1508:35)男子网络借贷1500元一个多月以后欠款达10613元(网易新闻中心新闻2017-04-3009:08:00来源:台海网(厦门))郑州一大学生欠巨额贷款无力偿还留遗言后跳楼(大河报河南电视台法治频道2016-03-1714:19)女大学生陷“校园贷”自杀,如何才能不让悲剧重演(2017-04-2115:56:51来源:新华社新媒体专线(广州)陕西大三男生家中自杀疑不堪校园贷逼债(京华新闻2017-07-0311:04京华网)
无力偿还网上贷款大学生溺水身亡疑为自杀(重庆广电2017-07-0520:42大渝网新闻中心)大学生无力还网贷自杀1分钟申请1天放款额度50万(新华社北京3月19日新媒体专电题:网络贷款进校园“福音”还是“陷阱”?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郭敬丹冯大鹏)
印度扶贫贷款成穷人“索命钱”9个月万人自杀(2011年01月02日02:54华商网-华商报徐娟)
.......
老夫一生从事金融教育,虽谈不上有多深的造诣和研究,但对金融知识自以为略知一二。对时下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小额信用贷款想必还有几分发言权。老夫也知道“无利不起早”的古训;更了解金融行业的任何投资都万变不离其宗—利益最大化,因为这是资本的特性。但古人也有“利从义中取”的教导。而这动辄高出法定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利益的小额信用贷款,无论说得多么好听,甚至于披上慈善扶贫的外衣,都掩盖不了其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本质。高额的利息,复利计息、等额本息月还款、高额的罚金、软硬暴力的催收方式将风险压力全部转嫁到债务人身上,这岂不是杀鸡取卵?又怎能不把债务人逼上死路?这义从何来?而当千百万债务人被压垮,出现债务崩溃时,金融机构和小贷公司又从何取利?老夫真要质问这设计小额信用贷款产品的专家们,究竟是你们愚蠢还是老夫无知!是你们罔顾国家大局利益?还是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和企图?
小贷之父尤努斯一再疾呼:小贷变身利润高增长行业的后果,只能孕育出一批唯利是图者,终将危害穷人的根本利益,动摇社会稳定的基础,与小额信贷创始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
尤努斯明确指出:小额信贷已经完全不再是创始之初目的是为帮助贫穷的人和贫困家庭脱贫,而是成为现代金融行业、金融巨头们、放高利贷者,打着合法敛财的幌子进行金融掠夺,吸食穷人和贫困家庭血浆的工具。
事实胜于雄辩,一个好的金融产品是绝对不会产生这样恶劣的社会后果的!以上铁的事实只能说明:小额信贷这个金融产品在设计时就只是为了追求自身高额利益而不顾债务人的死活。它犹如一个巨大的金融黑洞,吸干债务人的血汗,使其更加贫穷,给社会制造不稳定的祸根。(印度的小贷危机导致的示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现在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金融机构作为支撑国家经济的基础,更应该肩负起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绝不可为了行业和部门的一己之私而不顾国家大局利益,更不该挖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墙角。
总之,绝不能让小额信贷这一金融怪胎毁灭我们的中国梦。
5. 手机贷款把我兄弟逼死了,现在还在逼家里人,
为什么这么容易贷款?我老公这边贷还这边贷,已经s了
6. 网贷要把我逼死了
借钱向银行借,告诉家人,他们说的不要怕告诉家人告诉警察,他们会给你想办法的。困难是会过去的。放下面子勇敢面对,就算是捡瓶子也是正道。有些大学生读书读屁眼里去了,居然被网贷逼死,傻乎乎的还拍裸照给网贷。欠银行上千万的那个被逼死?不要信如果威胁就报警不要怕。没钱吃稀饭也饿不死。
7. 小贷逼死人国家就真的不管了吗
如今形形色色的小额信用贷款遍地开花、令人眼花缭乱,随便租间街边房就可无证开张并名目张胆地挂牌经营小额信贷业务、隐藏在写字楼里的无证小贷公司更是不计其数,走在大街小巷、楼道间,房门口处处贴满小额信贷小广告和散发小额信贷广告的人;网络贷、校园贷更是以诱人的词藻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甚至正在工作、开会、开车时也无端地被小贷人员打进骚扰电话。这种在印度复制过程中发生了蜕变、并带来非常恶劣社会后果的小额信贷,早就被印度和孟加拉国明令禁止,反而在我国却大行其道,且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同样的社会恶果。
在媒体爆出了很多起大学生和企业主因小贷公司逼债而亡的消息后,又惊闻陕西咸阳培华学院一大学生、陕西商洛县一农民、重庆邮电大学移动学院一学生谢波、绵阳某大学一学生均是因小贷公司逼债死亡,再一查网上资料更是令人吃惊:印度一个邦在短短九个月内就有近1.5万人因小贷公司逼债而身亡,有的甚至还是集体死亡,这不得不让人发出质问:这时下流行的各种形式的小额信用贷款,真的像宣传的那么好?一个好的金融产品为何会产生如此恶劣的社会后果?难道非得要像印度安得拉邦一样出现集体死亡的恶性事件才能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国人历来把欠债看成是一件丢人的事.所以从不愿让人知道自己贷了小贷公司的款,哪怕小贷公司如何地采取非法手段催逼,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忍耐和沉默,如果被逼迫到最后的心理防线崩溃,往往选择自杀。所以,除媒体曝光的以外,一定还有很多不被外界所知的恶性事件正在暗地里发生着。为了避免人们再继续地被小贷公司坑害,现将其华丽面纱揭开,暴露小贷的真面目。
第一、复利计息且利息高:小贷公司的利息高出银行好多倍,而且是复利利息。
第二、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借款人本就承担着高额的资金利息,可由于等额本息的复利计息方式使借款人除了第一个月全额使用本金外,随着还款时间越长,借款人使用的本金却越来越少,但借款人所承担的资金利息却没有丝毫的减少,也就是说借款人从第二个月开始,所承担的本金利息随着时间的延长却在打着滚的往上涨,只不过绝大多数的借款人没有意识到而已。
第三、高额的罚金:利息本就是高额的复利计息,高额的罚金比利息还要高,如果把利息与罚金合并一算,这披着华丽外衣的所谓小额信用贷款比高利贷还要高利贷。难怪有人承受不了被逼得自杀。一、小额贷款公司既然是作为公司,就与其他的公司一样只有经营商品的资格,只不过一个经营的金融产品、一个经营的是实物商品而已,因此,小额贷款公司没有罚款的权力,所以小额贷款公司对其客户(借款人)的一切罚款都是没有法律依据,是非法的。二、小额贷款公司向借款人(客户)推出的小贷产品,其利润来源就是利息,而高出银行贷款数倍的高利息,就已经包含了这个小贷产品的风险成本,如逾期风险和延期还款风险,因此,小贷公司格外收取客户的高额罚金是没有根据的,也是不应该的。
第四、砍头息:一切先对客户(借款人)的借款砍头后再将剩余部分放给客户(借款人)却仍然让借款人(客户)承担全部总额的本金和利息的做法都是非法的。这种做法是非法的高利贷公司所为,客户(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
第五、非法的软硬暴力催收:客户(借款人)有权保留对其追究法律责任和精神赔偿的权力一、有的小贷公司,为了达到目的,雇佣社会闲散人员对客户(借款人)进行暴力催收,并对其进行人生伤害和侮辱,限制其本人或者家人的人生自由,并实行暴力威胁和伤害,客户(借款人)及其家人应当及时报案。二、有小贷公司为了达到催收目的,故意将客户信息泄露,并且截取客户通讯信息,骚扰其他非相关人员,甚至发送侮辱性和威胁信息,客户(借款人)和被骚扰者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六、泄露和买卖客户资料和客户信息:有的小贷公司和小贷工作人员,将客户信息在行业内共享,帮助客户(借款人)进行连环贷,增加客户(借款人)的还款压力和负担,达到个人挣钱目的。更加可恨的是一些小贷公司的工作人员之间直接将客户信息资料明码标价进行买卖。六、连环贷:由于小贷公司将客户信息买卖和共享,一旦在一家小贷公司贷款后就会有很多的小贷公司给客户打电话,无论他们说得多么天花乱坠,都不要轻易相信,如果被拖入连环贷后,就被牢牢地套在了小贷这条船上,陷入不断地往复贷款之中,想下船都难,这正是小贷公司和小贷公司工作人员想要达到的目的,最后非得逼得你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不可。总之,当今社会诱惑太多。但要记住一条:“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如果天上掉馅饼,地上坑定有个大陷阱正等着人们”。特别是一些披着华丽外衣、裹着糖衣的炮弹的小额信贷,真的是令人防不胜防,稍不留意就会上当受骗,被其拖入陷阱而不能自拔。在校学生在经济上还没有完全独立,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加强个人修养,记住传统文化中老祖宗给我们“成有节俭败由奢”的教导;不要盲目相信:“今天花明天的钱”的西方消费观念,要量力而行,“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一旦不小心沾染上小额信贷无法还款,应当本着双方协商解决,解决不成可以告诉学校和老师,实在不行还可以通过法律渠道来解决,千万不要走极端。
8. “套路贷”逼死89人,我们在贷款中如何避免被套路
贷款,使我们日常生活常见的生活现象,为了缓解资金的禁止,很多人会选择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贷款。在我们知道如何避免消费贷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我们为何会深深陷入贷款套路之中。所以,为了能避免套路贷,我们必须认清,我们为何而贷,如何理性的对待消费,面对贷款,我们要谨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