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國房屋產權是多少年產權類型有哪些
英國的別墅大多數是永久產權,公寓一般是租賃產權。產權類型分為永久產權、租賃產權兩種,下面進行詳細介紹。
一、永久產權
英國的別墅大多數是永久產權。
圖為劍橋學生公寓的詳情介紹,可以看到產權說明裡註明:租約持有。
購買此類房屋的缺點在於,在土地租借年限臨近的時候轉出房子,房價會隨之明顯降低。並且在改建、轉讓或是轉租之前,必須取得土地所有人的同意。
這兩種產權的房產,中國購房者都可以購買,通常永久產權的房產價格稍微貴一點。此外,要注意英國房產是要付遺產稅和贈與稅的,這類成本也應該納入考慮。
Ⅱ 英國銀行的住房貸款
你英文你都看的懂為什麼上中文的網路上來問 問題??你怎麼要去英國買房?
高啊!我知道英國的標准銀行 他們在上海有辦事處
http://www.09635.com/company/1916612.aspx 這上面有聯系地址 你去看看吧
高人麻煩你以後去GOOGLE 去找東西吧 網路檔次低點 還有 你把你的標題復一下貼到網路上你看看有什麼連接!!!!
網路不是萬能的!
Ⅲ 英國買房貸款指南
之前在仲量聯行分享的上看到英國買房可以在英國的銀行貸款。現在可以選擇的銀行有:中國銀行、匯豐銀行及東亞銀行在倫敦的分行及新加坡大華銀行。貸款成數高達 75%,最長25年。自住房屋的貸款利率約為 1.5-3%。取決於銀行。
Ⅳ 英國的 金融服務法 產生於哪一年
這是各有利弊的. 一般說來,英國的本科課程只需三年,研究生課程通常只需一年,根據專業的不同,學費大約為£5,000-12,000,摺合人民幣6-14萬之間;生活費用大致為£8,000,約合人民幣10萬左右。讀完英國的碩士學位課程所需費用約合人民幣16-24萬。近年來,隨著美元和英鎊對人民幣的不斷貶值,中國學生的留學成本也在不斷降低。以留學英國為例,由於匯率的變動,相比較2006年,08年去英國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生,費用直接減少4-5萬元人民幣。
相對其它國家來說,英國的學生簽證一向較為「寬松」,只備齊所需材料,按照程序提交上去,通常5-7個工作日,結果就能出來,無需面簽。尤其在目前金融危機情況下,學校更希望招收更多的國際學生。
而法國每年國家預算的23%以上投入到教育中,教師的資格在法國有嚴格的要求,同時還有嚴格的監督和審核體系,保證了留學法國大學的教育質量。所頒發的學位,均被世界各國認可為高質量的標志。留學或者上學在可能的情況下總是要選擇更好的學校,獲得更高含金量的文憑(英國大學好的和差的,差距就比較大)。
其次,中國留學生在法國就讀公立大學可以和本國學生一樣享受學生待遇免交學費、享受住房等多種補貼,生活費用也較低。留學生的吃、住、行每人每年僅需人民幣4萬元。 4年總花費20-25萬元人民幣。與三本高校相比,花費相差不多。如果能獲得學校提供的法國留學獎學金就又能少一份開支,留學或者上學總要考慮花費,用較少的費用獲得更多的知識是每個學生的夢想。
另外法語在世界上有47個國家和地區的2億多人作為官方語言使用,聯合國的工作用語,國際間重大合同均採用法語簽署。當然,法語也會成為中國留學生的一大語言障礙。
Ⅳ 中國人在英國買房貸款有哪些要注意的
首先在英國貸款所需要的一些文件及資料:有效護照、近三個月的銀行對賬單、近三個月工資單和新完稅證明(P60)、稅收計算表格(SA302,適用於自己報稅的申請者)、存款證明。要注意的是近三個月銀行對賬單,不接受網上銀行對賬單。存款說明是為了說明申請人擁有足夠資金支付房產首付。那如果您是個體經營者,就需要近三年的財務報告以及近的英國海關與稅收總署(HMRC)。
接下來就是初步評估,我國的買家提供自己的資產證明、收入情況證明還有身份證明,然後將這些資料直接匯寄到中國銀行的英國分行。那麼英國分行在收到資料之後,會做出一個初步評估,這樣就確定了買家的貸款額度。那麼所需時間是從銀行收到買家證明的文件開始,所以說初步評估過程大概一周時間就能完成。
然後就是買家的看房以及驗房,如銀行給出的初步評估結果符合您的實際需求,則買家可以進入實際看房、買房環節。需要注意的是,在英國買房、簽訂買房合同前,有一個第三方驗房的環節(在英國買房,本環節不可省略)。驗房報告不僅描述房屋質量等相關信息,還會給出相應的估價,這將決定銀行終貸款的數額。所需時間:由於驗房由第三方機構進行,銀行無法控制。通常,需要1個月左右的時間。驗房的費用通常由買家支付。
再接下來就是貸款審批以及放款,獲得驗房報告後,銀行將根據報告的估價,結合買家的財務狀況,給予買家終的貸款額度,並按英國當地貸款利率與買家簽訂房貸合同。所需時間:大概1—2周。要注意的是,在本階段,買家需要在中國銀行英國分行開設賬戶。
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國內買家能獲得的房貸比例跟自身財務狀況(資產、收入)、房產評估價(驗房報告)以及買家的購房用途(自住、)這3個方面緊密相關。 按照中國銀行英國分行的慣例,購房自住的買家首付少,可獲得更高貸款比例,高可達80%。而購房的買家需要付出更多首付,高只能獲取75%的貸款;英國的房貸利率採用浮動利率,根據用戶買房需求的不同,也有所區別;估價費用具體金額根據房屋購買價格而定,並在您遞交貸款申請時繳納。 銀行將收取按揭貸款手續費,該費用在您接受貸款協議書時繳納。具體金額根據貸款金額而定 ;自住需求跟需求的房貸,都按照等額本息的方式還款。
Ⅵ 英國從以前到現在住房有哪些變化
盡管英國「福利國家」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但是直到20世紀40年代後期發生的福利政策改革才最終使得英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福利國家。因此英國的住房福利政策的形成也主要開始於40年代後期。
二戰後經歷住房短缺
經歷了30年代的經濟危機和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戰後的英國政府面臨的是在整個20世紀中最為嚴重的住房短缺狀況。為了穩定社會,促進經濟復興,英國政府開始積極建設公有住房,出租給普通市民。1945年到1975年之間,英國政府直接新建了將近390萬幢房屋用於供應和改善住房條件。這一階段,英國的住房數量高於居民的增長速度。據統計數據顯示,1951年英國仍然缺少80萬幢住宅,然而到1976年英國則多出50萬幢住宅。因此英國政府有大量的公有住房以低廉的租金出租給普通居民,可以說英國的住房福利政策是二戰以後英國國家復興的一個組成部分。
英國的公有出租住房從一開始就是考慮到低收入家庭買房困難這一問題,因此公房的租金一般都很低。在60年代,年租金只是相當於當時房價的1.1%,也就是說需要90年的時間,累計房租才可能與房屋價格持平。西方國家市場年租金通常為房價的5%,即用20年的租金可以買一套房。從個人負擔來看,當時英國公房居民的房租支出僅占收入的10%。從這兩個方面看來,當時公有住房的租金是非常低的。
各種租戶成為公房低價格出租的直接受益者,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對於不能租住公有住房的家庭來說,盡管他們可能收入也並不高,但是不能得到同等的福利待遇。而後,更為重要的是,剛剛建立的住房福利制度與家庭的收入水平掛鉤不夠緊密,這就造成了不同收入家庭可以享受同樣福利的不合理局面。
提出「公平房租」概念
為了應對上面提到的問題,英國政府1971年提出了「公平房租」的概念。所謂「公平房租」就是將公房租金與市場的租金水平保持一致,實際上「公平房租」必然會高於以往的公房房租。為了充分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英國政府制訂了「標准住房福利標准」。對剛好處於這一標準的家庭,政府會給予一定的住房福利,減免房租;對低於這一標準的家庭,政府會適當增加住房福利;對高於這一標準的家庭,政府則會相應減少住房福利。當然,申請者需要通過當地政府的經濟審查,確定其支付能力之後,才會給予相應的房租減免。
對於一少部分不能租住公有住房的家庭,英國政府在1971年之後同樣會給予相應的福利住房補貼。通常採取的形式是現金補貼。政府在審查申請者的經濟情況之後,根據當地的市場房屋租金水平,將適當的現金補貼直接交給申請者的房東。這樣也同時避免了申請者將補貼用於其他用途。
標准住房福利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初期單純的福利公房出租的缺點,因為與收入水平相關,也比較合理。但是同時也大大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工作量,管理上也隨之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因此,在實施過程中阻力較大,歷經幾屆政府的更迭後才最終完成。
80年代鼓勵購買公房
1979年之前,英國住房福利政策的特點是政府直接出資大量建房。政府大量興建低租金公有住房,給予大范圍的住房補貼,有效地解決了二戰之後嚴重的住房短缺問題。特別是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得以保障,穩定了社會的同時,極大地促進了二戰之後英國的重建工作。但是,這種政府直接投入大量資金興建公有出租房的政策也使得英國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財政負擔。與此同時,這種住房福利政策還一定程度上干擾了住房市場的有效運行。由於公有住房租金相當低廉,這就使得越來越多的家庭加入到申請政府公房的隊伍之中,導致公房數量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漸漸供不應求。因為有大量廉價公有住房的存在,也就限制了私營住房部門的發展,並且影響了私人資本投資房地產市場的熱情。
1979年,以撒切爾夫人為首的保守黨擊敗工黨開始執政,政府開始對舊的大包大攬的福利政策進行全面的改革。在住房福利制度改革中,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是鼓勵私人購買住房,公有住房私有化;其次是大規模的消減公共開支,減少住房補貼。
1980年英國政府頒布的「有權購買法」從法律上保障了居民購買住房的權力。凡是在公有住房中租住超過3年(後修改為2年)的租戶,如果同時是該公房唯一或主要的租住者,就可以向當地政府提出購買該公房的申請。為了鼓勵租房者購買當時租住的公房,英國政府根據租房者租住時間的長短,給與33%—50%的價格折扣,後期甚至達到過70%。並且同時提供可以部分購買剩餘部分繼續租住、優惠貸款等其他配套的鼓勵政策。為了防止居民利用廉價的公有住房進行謀利,英國政府規定,居民必須在購買公房並居住5年之後方可流轉進入市場。在80年代的10年時間內,英國各地方政府共售出150萬幢住房。
在80年代之前,英國有1/3的家庭享受不同程度的住房補貼。政府每年需要提供大量的資金進行補貼,成為福利國家的一項重要開支。撒切爾夫人執政後,開始大規模消減住房補貼。即使是扣除房租後,家庭收入在貧困線之下的最低收入家庭,仍然需要繳納20%的最低房租。地方政府可以根據最低收入家庭的特殊情況給與一定的救助。這就使得原來全國約300萬戶家庭完全免交房租的狀況不復存在. hehe 獎點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