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司怎樣合理避稅
眾所周知,我國大陸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居於世界范圍內中上水平。因此,一般性企業的節稅方法是將企業利潤保存在實體在海外所得稅稅率較低的國家或地區的子公司,從而降低企業所得稅。
通常,企業會選擇在香港成立子公司。之所以多選擇香港,而不是上表中「避稅天堂」開曼群島或英屬維爾京群島,是因為香港和中國大陸的稅務機關簽署了具體的稅務互免協議,實際操作中,更為方便和有效。
圖/世界主流國家稅率表豬八戒洋驃駒綜
由上表可知,香港的企業所得稅率為16.5%,中國大陸的企業所得稅率為25%,因此,如果企業選擇將100萬元的利潤放在香港而不是大陸的話,企業可以節約的稅額為8.5萬元。
關聯方公司之間轉移定價的方法Transfer Pricing
如何將利潤轉移給香港子公司?
通常的做法是採用關聯方公司之間轉移定價的方法。這種方法的本質是讓香港子公司向關聯方的大陸子公司銷售一種「高價商品」,提高香港公司的利潤、降低大陸公司利潤,從而將利潤「轉移」至香港。
然而,香港Inland Revenue Ordinance (IRO)的 S. 61A條例規定,如果一項交易沒有其他商業實質,唯一的目的就是避稅,則香港稅務機關有權宣判部分或全部的交易無效,或對交易的價格進行調整。這樣就會導致避稅失敗。
因此,為了保證避稅的合法操作性,就必須保證香港子公司銷售給大陸子公司的這個「高價商品」不會被香港稅務機關通過援引以上條款而駁回。
所以這個「高價商品」不能是「實體商品」(因為稅務機關會考核該商品是否超過了公開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價格,來輔助判定是否不具有商業實質並唯一目的是避稅),而是「虛擬商品」,通常這個「虛擬商品」都是一種具有獨特性的無形資產,例如專利技術、特許權、研究報告、咨詢報告等。這種具有特異性的產品很難在公開市場上找到同類商品價格,因而不容易被大陸和香港的稅務機關通過援引反避稅條款駁回,因此更容易實現我們通過利潤轉移達到節稅目的。
其實,合法避稅的方法有很多種,需要結合企業具體的行業背景和業務類型具體討論,以上以注冊香港為例,探討的企業一般性節稅方案僅供參考,如有海外公司注冊、境外銀行開戶等問題可具體咨詢八戒。
❷ 如何為企業合理避稅
1、用足稅收優惠政策。新稅法的頒布實施將減免稅的權力收歸國務院,避免了減免稅過多過亂的現象。同時,稅法又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如果企業在合理避稅的時候,能夠做好稅收優惠政策的使用,那麼不僅可以確保籌劃成功,同時也能避免企業受到稅務機關的懲罰。
2、定價轉移。轉移定價法是企業避稅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在經濟活動中有關聯的企業雙方為了分攤利潤或轉移利潤而在產品交換和買賣過程中,不是按照市場公平價格,而是根據企業間的共同利益而進行產品定價的方法。採用這種定價方法產品的轉讓價格可以高於或低於市場公平價格,以達到少納稅或不納稅的目的。
3、分攤費用。 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要按一定的方法攤入成本。費用分攤就是指企業在保證費用必要支出的前提下,想方設法從賬目找到平衡,使費用攤入成本時盡可能地最大攤入,從而實現最大限度的避稅。常用的費用分攤原則一般包括實際費用分攤、平均攤銷和不規則攤銷等。
4、通過名義籌資避稅。這一原則就是利用一定的籌資技術,使得企業達到最高的利潤水平和最輕低的稅負水平。一般說來,企業生產經營所需資金主要有三個渠道:1、自我積累:2、借貸(金融機構貸款或發行債券);3、發行股票。自我積累的獎金是企業稅後分配的利潤,而股票發行應該支付的股利也是作為稅後利潤分配的一種方式,二者都不能抵減當期應交納的所得稅,因而達不到避稅的目的。借貸的利息支出從稅前利潤中扣減,可以沖減利潤而最終避稅。
❸ 貸款可以起到避稅的作用嗎
請問,你的是什麼貸款,你說清楚點,我估計能回答你
❹ 企業怎麼避稅
找專業的稅收籌劃公司幫你制定合理的避稅方案!
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目前,國家對不同的地區、行業實行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一般情況下,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此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優惠政策。
優惠政策
小微企業: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0萬元(含10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高新技術企業可以申請加計扣除項,如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小額貸款公司:對經省級金融管理部門(金融辦、局等)批准成立的小額貸款公司按年末貸款余額的1%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金准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部分地區鼓勵發展產業:自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如何合理避稅?小心稅務稽查找上門(王樹燕)
非居民企業: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適用稅率為20%。根據《實施條例》,本項所得,減按1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❺ 公司的融資行為與避稅效果是什麼
一是自我積累法(稅後利潤、效果最差)
二是金融機構貸款(效果較好)
三是公司內部集資和公司之間相互拆措方式(效果最好)。這是因為通過公司的內部融資和公司之間的資金拆借,這兩種融資行為涉及到的人員和機構較多,容易降低融資成本,提高投資的規模效益。金融機構貸款次之,但是公司仍可利用與融資機構特殊的業務聯系實現一定規模的減輕納稅義務的行為,而自我積累方式則由於資金的佔用使用融為一體,稅收難以分割或抵消,因而避稅很難發生。上述的幾種融資方法,基本上能滿足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對資金的需要。但是從納稅角度來說,這些融資方法產生稅收後果卻存很大差異,從而決定融資成本有高有低。有效利用這些方式,可幫助企業減輕稅負,獲得更多的融資資金,降低融資成本。
❻ 企業合理避稅可從哪些方面下手
一般情況下,企業合理避稅可從政策以及公司運營下手:
政策方面:
1、公司可考慮利用國家稅收政策,有內資企業向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等經營模式過渡。
2、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針對企業的研發費用可以按175%進行企業所得稅的稅前扣除。成為高新技術企業還可以少繳10%的企業所得稅,按照利潤的15%繳納(地域非高新技術企業10%)。
3、注冊到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發區、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等有稅收扶持的區域。
公司運營方面:
1、管理費用。提高壞賬准備的提取比率可以減少當年的利潤,或者盡量縮短折舊年限,這樣折舊金額增加,利潤減少,都可以達到降低賦稅的目的。
2、運營成本。日常運營當中的用水用電、燃氣、辦公用品等日常開銷,必須考慮是否納入產品成本。
3、員工福利。在不超過計稅工資的范疇內適當提高員工的工資,為員工辦理五險,建立各項統籌基金等等費用都可以在成本中列支,減少稅負的同時更可以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降低經營風險和福利負擔,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
4、銷售方面。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結算方式,盡可能的延遲收入確認的時間。這波操作涉及到貨幣的時間價值,進行詳細測算後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❼ 企業為了避稅貸款利息可以走在建工程嗎
貸款利息和避所得稅關系不算太大。要麼資本化,要麼財務費用。重點在於資本化的認定。資本化以後,可以作為固定資產進行交易、折舊。涉及金額也十分巨大。
貸款本金用於在建工程,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利息可以計入在建工程資本化。
而不屬於該用途的,就要看資金實際用途,決定其歸屬。如果只是一般經營性貸款,那麼就計入財務費用-利息支出。
即使現在違規將不符合條件的利息計入在建工程資本化,日後發現了還是要被調整差異的。
❽ 關聯企業借款怎樣避稅
借款怎麼還用避稅?
企業避稅最規范的也是唯一合法的就是關聯方交易,可以利用各地區稅收優惠政策差異合理避稅。
例如,某省實行所得稅優惠政策,就可在那裡注冊個子公司,然後將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的收入和成本都轉到那個公司結算,在那個公司核算成本和利潤以及納稅。再如,某地區有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可在那裡注冊個子公司,再將整個公司的工資轉到那個子公司發放,就不用交個人所得稅了。等等。
不知你說的」企業借款避稅「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