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網上放貸款是違法嗎
一、純粹的放高利貸的行為,在我國刑法中沒有規定為犯罪。
二、涉嫌違法。
首先,《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取締地下錢庄及打擊高利貸行為的通知》中規定:民間個人借貸利率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但雙方協商的利率不得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不含浮動)的4倍。超過上述標準的,應界定為高利借貸行為。
其次,通過《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取締地下錢庄及打擊高利貸行為的通知》你就知道,高利貸不但不受國家法律保護,還要嚴厲打擊,可知是違法的。
三、關鍵是要債的過程中,可能涉嫌犯罪。
刑法中沒有關於高利貸的罪名,只是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但在放高利貸的過程中有觸犯刑法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比如非法拘禁、故意傷害等。
❷ 冒名頂替簽字辦理銀行貸款屬什麼罪行
冒名頂替簽字辦理銀行貸款,給銀行造成重大損失的,構成騙取貸款罪。如果僅是以非法手段獲取貸款,沒有非法佔有目的,沒有造成損失的,只是一般民事糾紛。因為出現這種情況,銀行在辦理業務時審查不嚴,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法律依據:《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條【高利轉貸罪;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以轉貸牟利為目的,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高利轉貸他人,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處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 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❸ 他人代簽銀行貸款屬什麼經濟犯罪
如果屬於正式委託,那麼就不構成犯罪。如果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那麼就構成犯罪。
❹ 用別人身份信息套取銀行貸款是金融詐騙嗎
這個就不單單屬於金融詐騙了,這直接就是詐騙罪。
金融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的方法,騙取公私財物或者金融機構信用,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由單位構成犯罪主體的有集資詐騙罪、票據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信用證詐騙罪以及保險詐騙罪等5個罪名。
❺ 他人盜用在網上貸款了,我應該怎麼處理
身份證被盜用貸款,涉嫌貸款詐騙,建議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處理。你應該起訴貸款機構,走律法途徑維護自己的人身權利不受侵犯。按照銀行規章制度,貸款方本人不到場無法進行操作或其有貸款方委託書簽名可以酌情考慮允許。但必須要電話對答、錄言方可實效。
貸款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貸款詐騙罪屬於金融犯罪的一種。
❻ 別人偷拿我身份證和我的個人信息在網上貸款是什麼罪
公安局報警。
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 騙 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❼ 未經他人允許使用他人身份證辦理銀行貸款犯什麼罪
未經他人允許使用他人的身份證辦理銀行貸款的話,這個就屬於盜竊他人財物的罪責,如果是比較嚴重的話,這個可以到公安機關去立案。
❽ 網上銀行可以貸款,是真的嗎可以相信嗎
不建議在網上銀行貸款,網上銀行貸款都是有高風險的,例如套路貸就是其中的一種。「套路貸」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間借貸,而是假借民間借貸之名,以各種手段達到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的目的。
犯罪嫌疑人通常會打著所謂「無抵押」「低息」甚至「免息」「放款快」的旗號吸引客戶,通過發放貸款小廣告、撥打騷擾電話等方式推銷貸款產品。一旦有人相信廣告內容並與之取得聯系,便正式落入了「套路貸」團伙的圈套。
與正規貸款機構規范的審核流程和對貸款人的嚴格要求相比,不法網路貸款機構利用了消費者的僥幸心理和旺盛的消費需求,形成「生長」的空間。包括「套路貸」在內的不法網路貸款對個人、家庭和社會均造成了嚴重危害,各方呼籲加強對民間借貸的監管。
(8)登錄他人網上銀行貸款夠罪嗎擴展閱讀:
網上銀行不要相信,辦理貸款需要在正規機構或銀行辦理。在互聯網投訴平台上,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主動曝光自己被「套路」的經歷,不知情被貸款、平台方逾期以及惡意催收等情況比比皆是。遭遇「套路貸」者,輕則投訴舉報,重則拿起法律武器,將不法者送入公安機關。
不僅僅是貸款人,要嚴格區分民間借貸行為與詐騙等犯罪行為,切實提高對「套路貸」詐騙等犯罪行為的警覺,防範化解各類風險。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小心!「套路貸」套路深(網上中國)
❾ 利用他人信息在網上貸款,構成什麽罪
這種事要分情況處理。
通常,在辦理貸款等金融業務時,不管是網上還是線下,冒用或盜取他人信息辦理金融業務的,屬於違法行為,數額較大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所以一定要謹慎。
如果別人以你的名義貸款,要區分情況處理:
1、你同意用你的名義貸款,而且在貸款合同上簽字的,法律上視為你的個人貸款,你應當按貸款合同的約定償還貸款本息。別人與銀行沒有法律關系。如果別人不還款,責任由你自己承擔。在你承擔還款責任後,可以向實際使用人追償。
2、你不知道別人以你的名義貸款,而且沒有簽訂任何貸款合同的,可以向銀行提出異議,也可以到法院起訴。這種情況下,你完全沒有承擔任何責任。
(更多關於貸款的具體知識點參考「容易借」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