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偷看他人手機隱私算犯法嗎
偷看他人的手機簡訊及日記等,是侵犯隱私權,算犯法。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每個人對自己的隱私是否向他人公開隱私以及公開的人群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隱私權是一種基本人格權利。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下列行為屬於侵犯隱私權: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並非法公諸於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於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願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被侵犯隱私後,可以要求對方停止對你隱私權的侵害。如果對方正到處散播涉及你隱私的資料、侵犯你的私人生活領域等等,你可以要求對方立即停止這種行為,防止因為對方的行為你遭受到損失或者損失擴大。
如果對方不理會你的要求,你可以選擇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方執行你的要求並賠禮道歉。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的規定,加害者可以以書面或者口頭的方式向你賠禮道歉,並幫助你恢復名譽、消除影響。但是內容要事先經過人民法院審查。
針對賠禮道歉的詳細規定如下:
一, 對方需要幫助受害人恢復名譽並消除影響的范圍,這需要與他侵權所帶來的不良影響的范圍保持一致
二, 受害人因為對方的行為遭受名譽的損失,則可以要求對方賠償經濟損失。如果要求對方賠償精神損害的,法院可以根據對方在整個侵權過程的過失程度、具體是如何侵權以及給受害人造成了什麼樣的精神損害來酌情確定精神損害賠償的程度。
隱私權的賠償范圍是包括兩個方面的,也就是精神損害賠償以及財產損失賠償。
根據《民法通則》第120條的規定,如果對方侵害受害人的隱私,造成受害人有經濟損失的,對方必須全部賠償;若是導致受害人的精神遭到損害,並造成嚴重後果的,受害人就可以要求對方賠償精神撫慰金。
精神撫慰金的數額,就要根據對方侵害受害人隱私的程度、後果和影響,以及對方侵害受害人隱私後的獲利情況,對方的經濟能力,還有受理法院會根據當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等因素進行綜合、全面的考慮後來確定。
㈡ 偷看別人的手機犯法嗎
不能算侵犯,只是道義上的問題....我國法律現在還不完善,好多人可以有空可鑽。但是這樣的同事真招人討厭.....你可以警告他,不要對別人隱私那麼好奇
㈢ 請問我侄子拿了別人的手機,在手機上貸款了這樣算犯罪嗎
你侄子拿了別人的手機,在手機上貸了款,這樣肯定是犯罪的。因為拿別人的手機,用別人的身份進行貸款,也相當於在別人的。錢包里偷錢是一個道理。所以趕緊聯系失主進行還清貸款吧。把問題降到最低點。
㈣ 我老婆在貸款公司貸款了,別人也拿我的身份證,手機也查看過了,可是我現在在網上申請信用卡,為什麼申請
和貸款沒關系!可能你銀行卡流水不夠
㈤ 我把我的電話號碼借給別人看,然後他還看我的身份證知道身份證號的能貸款嗎
不可以的,因為一般貸款的話要填寫身份證手機號碼還要接收手機驗證碼的,沒有驗證碼是不會通過的
㈥ 拿別人的手機貸款後還了還能定罪嗎
不可以
銀行貸款憑借一張身份證是不可能完成貸款的,而且不是本人身份證銀行更不會受理借款人的貸款要求!借款人需要本人持正規有效的身份證且具備一定的貸款資質才能夠在銀行完成貸款申請。
㈦ 朋友的手機被別人偷了,結果別人用他手機貸款2萬多,現在貸款公司叫他還,這事該怎麼辦
手機被偷的時候有沒有報案,要有實際證據證明不是你朋友本人貸的款就不用還,不然你說你的手機被偷了,是別人用你手機貸的款,誰信呢,一定要有證據證明才可以的
㈧ 偷看別人的手機算犯法嗎犯哪一條
偷看不違法,違背道德。
不過把偷看的內容說出來,損害了當事人的權益和名譽。
事態嚴重了要承擔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