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團體貸款機制和動態激勵機制結合
1.評價的目的:
(1)促進課堂教學設計中三維目標的達成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比較重視知識性目標的達成,忽視了除知識以外的其他目標的達成,數學課程標准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的總目標,並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四個方面作了進一步的闡述。強調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開展數學活動,不僅有利於知識性目標的達成,而且也有利於過程性目標的達成,有利於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
(2)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學、幫、補、促
由於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許多時候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所以小組成員之間就有了榮辱與共的關系,組榮我榮,我為小組的榮譽盡力。這樣就自然會出現互幫互學、互補互進的局面。這是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很難看到的一種學習氛圍。
(3)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由於小組成是一個學習的共同體,每一個人的學習成績都與小組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所以小組成員之間就形成了一個特殊的關系,久而久之也會建立深厚的感情,後進的同學在這樣的團體中也會有用武之地,即使遇到困難的問題也能得到組內其他同學的幫助,所以學習的自信心會隨之增強,自尊心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4)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採用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重心已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群體合作達標。這樣就更注重團隊的整體效果和戰鬥力。在合作過程中,學生的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表達、學會了溝通、學會了理解,更學會了合作,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無形中得到了培養。
2.評價的功能: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鑒賞——通過評價鑒別、評定學生的參與行為、效果,對合作比較成功的小組給予價值肯定,樹立成功的榜樣,使同學之間有樣可學,以促進相互學習。
導向——通過評價引導學生的學習探究行為在科學、正確的軌道上進行,引導學生在合作中不斷「碰撞、對接、融合」。通過評價使學生知道怎樣的合作是有效的,可取的,怎樣的合作是低效的,應該加以改進。
激勵——通過評價使被評價者得到鼓勵與精神支持,從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特別是小組的合作成果得到同學的肯定時,每個成員都能分享到這種快樂,從而能充分發揮更大創造潛能和合作積極性。
(二)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原則和基本方式
1.評價的原則
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對象可分為小組和個人,因此評價的原則也略有不同。從總體上講,課堂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要堅持「兩個結合,兩個側重」,既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側重於對過程的評價;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側重於對小集體的評價。無論是過程評價還是結果評價,也無論是對小組集體評價還是對個人評價,都必須把「小組合作表現」列為評價的主要指標之一。另外,還應該堅持以下原則:
(1)鼓勵性原則
影響小組合作效果的因素很多,僅就小組成員的組成來看,就有知識水平上的差異、性格上的差異、表達能力上的差異、探究能力的差異等等,而且小組成員之間始終處於不斷的磨合階段,需要的長期的合作過程中達到默契,發揮最佳的合作效果,因此,評價時應遵循鼓勵性原則,鼓勵的目的是對小組的一種肯定,是對先進的以後總表揚,同時也是對後進的一種促進,為他們樹立學習的榜樣。
(2)公平性原則
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的標准大多是一些動態的因素,這些因素沒有一定的兩化標准,誰好誰壞有時差距是很小的,甚至在某些方面甲組比乙組強,在有些方面乙組則比甲組強。另一方面,評價的對象之間是相互了解的,有時還會受人為因素的干擾,因此,評價的結果應該得到大家的認同,我們必須堅持公平性原則。
(3)民主性原則
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主體除了教師外,還應該有學生的參與,這雖能給評價帶來合理的因素,但也會為評價帶來一些難度。比如大家都會覺得自己的小組是好的,應該得到加分或受到表揚,這時教師的態度就顯得比較重要,並且這個態度應該是公平的,同時也應該是民主的。另一方面,小組內部也有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這個評價是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評議產生的,不是組長說了算,是應該得到組內大多數同學的認可,因此更應該發揚民主。
2.評價的內容:
(1)合作學習的目標強調的是發展學生的學術能力和人際交往與合作能力,這指明了合作學習評價的內容應該包含這三個方面。
知識方面:對所學概念的理解程度,能否把概念運用到具體的問題情景中?解題的方法是否獨特、多樣、有新意?遇到新的問題能否運用所學的策略把問題轉化為已解決的或熟悉的?能否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題?在幫助同學的過程中,能否做到使被幫助者易懂易學?分析(或解題、證明)的過程是否做到言必有椐?
交流方面:在小組的交流過程中,能否始終處於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對同學的幫助是否熱情、耐心?發言是否積極?語言表達能否做到清晰、簡練、准確?在討論的過程是否做到能尊重同學的意見,又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態度的生成變化情況如何?
合作方面:個人在小組中能發揮什麼作用?在擔任不同的角色中是否稱職?是否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交往能力?對有困難的同學方式能否主動幫助?在合作的過程中對小組是否有特殊的貢獻等。
(2)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活動的過程,這就明確了評價應該從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這兩個角度進行。
過程評價:小組合作的過程包括獨立思考(探索)階段、討論階段(不斷修改、補充)、完成解答(或形成結論、或發現規律)階段、匯報交流階段、小組評議階段等。
結果評價:小組合作學習的結論是否正確?表達是否准確、清晰?有無創新性、獨特性?調查報告是否科學、合理等等。
Ⅱ 現在到處鼓勵人貸款,不知道意欲何為
第一,有需求才有市場。
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經濟壓力也大,買房買車日常開銷全部都是錢。年輕人沒有多少存款,自然就需要通過貸款這個途徑來解決這些問題。合理的貸款的確是可以緩解經濟壓力,同時又能夠提高生活的質量。
所以,有這樣的需求就出現了這樣的市場。市場打開之後,自然就有相關的從業人員,那麼他們的工作就是找到人繼續來貸款,從而完成自己的指標。所以,大家就感覺好像總有人打電話跟自己推銷貸款。
第三,工作所需。
剛才說到因為出現了這個市場,那麼自然就會有相關的從業人員。他們的工作主要任何就是尋找合適的人來貸款,這樣才能夠完成自己的任務,拿到工資和績效。而這部分人的工作就是每天打電話,尋找合適的客戶。
Ⅲ 做貸款任務得獎勵有什麼風險
貸款任務,相當於藉助個人的名義,作為第三方的擔保,首先要弄明白協議中,個人代表的角色是怎樣的,其次考慮是否值得這樣做
Ⅳ 如何鼓勵銀行向企業發放製造業中長期貸款的創新做法
這屬於國家政策性策略,國家會根據國內現狀做出調控政策,我們不起任何作用!
Ⅳ 企業現在為啥鼓勵員工貸款
應該也是為了賺錢吧,貸款是要給企業利息的,而且這樣容易留住員工,貸款沒還完一般不會離開企業吧
Ⅵ 哪些銀行給予新三板員工股權激勵信用貸款
權是國外資本市場非常常見的一種員工激勵工具。坦率來說,目前中國證監會及股轉公司就新三板掛牌公司如何實施股票期權激勵尚未出台詳細的規定,現有規定是針對上市公司的,如《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股權激勵有關事項備忘錄1號、2號、3號》等。不過,期權激勵的基本原理是有共性的,這並不妨礙新三板掛牌公司實施股票期權激勵。當然這會面臨一些難點,這需要大家在眾多創新現有迅速騰空制度的基礎上發揮聰明才智、提出創造性解決方案。
我今天所講,是我在借鑒上市公司股票期權激勵空間規定和實務的基礎上,對我在為新三板掛牌公司操作股票期權激勵時所遇到問題的一次系統性的思考和總結。今天所講內容不代表我所在單位的意見,僅代表我個人。如有錯誤之處,請各位批評指正或在線下深入溝通。剛才主持人已經介紹了我,我就不再介紹我自己了。按照流程,我先進行主題發言,即「新三板掛牌公司如何實施員工股票期權激勵計劃」。
我今天的發言主要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期權激勵概述、期權激勵優點、期權激勵操作實務、其他激勵方式,最後對新三板股權激勵的要點進行小結。
員工股權激勵的工具很多,如一般性股票、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等,還有一些模擬分紅權工具。當然各有各的優缺點,到底選哪一種工具或者多種工具並用或分階段使用,取決於個案判斷,需要制定個性化的解決方案,著眼於如何才能提升激勵的效果、如何才能達到長期激勵的目的。就上市公司而言,最常用的就是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當然現在不少上市公司也開始推行員工持股計劃,一種接近於全員持股的模式。就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比較起來,股票期權的運用數量要高於限制性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