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市公司「去P2P化」,會面臨哪些困難
降低了金融市場的風險,保護了消費者不受網貸機構的欺詐,維護了消費者的權益。從最新的政府數據顯示,中國的P2P金融機構已經從最高五千家壓縮到現在只有三家,從P2P機構借貸的人數連續兩年下降,金融風險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銀保監的媒體會議上,負責人表示經過漫長時間P2P的清理,目前金融風險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尤其在中央政府多管齊下的政策出台後,行業得以很好的規范,並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有些P2P標榜的利息都極高,我們要明白,風險和收益一定是並存的,天下沒有好事情是說不用擔風險白得一堆好處的。有的人投個資傾家盪產,有的人要跳樓自盡,說到底存在賭徒心理和沒有風險意識。妄圖通過大筆投入收到更多利息的人,殊不知你盯著人家的利息,人家盯著你的本金,萬事皆有果,不要想通過一次投資暴富;其次就是全部身家投進去的,風險管控的原則就是分散投資,不用多說都明白了。
『貳』 突發!千億P2P平台徹底爆雷,該公司都違反了哪些法律法規
一:事件描述突發!千億P2P平台徹底爆雷,該公司涉嫌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事件中涉事的企業叫小牛資本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主要從事財富管理和金融投資的領域。旗下“小牛在線”主營網貸業務,也就是P2P業務,平台累計成交額達1171億元,累計注冊人數達608萬。但自2020年5月宣布平台網貸業務良性退出後,此時平台的借貸余額為104.2億元,而至今為止累計兌付僅2.38億元,兌付比例只有2.28%。因涉事企業的受害群眾人數較多,涉事金額超過百億元,所以深圳警方以小牛集團涉嫌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予以立案調查。
『叄』 p2p害了多少人
害了很多人,尤其是這幾年。雖然網貸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幫助不少人解決資金周轉問題,但是絕大多數網貸由於風控不嚴,各種亂象出現,很多網貸平台都會收取巨額利息,讓借款人難以承受。要知道網貸頻繁申請,後果還是比較嚴重的。
三、暴力催收
正規網貸平台催收都是走流程的,一般正規平台不會有暴力催收的情況。對應的一些不正規的網貸平台對於借款人逾期催收基本上都是會有暴力催收的,那伴隨的就是爆通訊錄、各種騷擾、恐嚇之類的。這種催收的方式可不是一般人能夠頂得住的。
『肆』 為什麼有些P2P網貸平台逾期率是零,有些卻很高
零逾期是不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並不能隨著技術手段、風控手段,以及其他的任何外力而被完全消除,從金融的邏輯來講,如果不存在逾期的話,那它就不是一種金融產品,必定有風險。
零逾期率並不意味著網貸平台擁有超強風控能力,更有可能是平台並未披露相關信息。
據銀監會統計,截至2017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71萬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74%。分析人士認為,P2P網貸平台的借款人資質整體上較商業銀行借款人低,風險則相對更高,按此邏輯,P2P網貸平台公布的逾期率為零顯然不正常。
這就是關於P2P網貸平台逾期率問題的回答,請採納,謝謝。
文字來自穩貸
『伍』 P2P的不良貸款逾期率相當高,除了P2P自身解決外,有其他的辦法嗎
可以外包一部分催收業務給第三方平台,類似青苔債管家這樣的專業催收服務平台。
『陸』 p2p網路借貸平台違約率一般是多少
很難有清晰的數據,
需要自己認真鑒別,
挑選P2P平台注意事項:
1、鑒別公司實力
不可一味看注冊資本,
平台的注冊資本可以側面的
反映出平台的部分實力,
注冊資本過小沒實力的概率很大。
但是注冊資本過大的不見得一定有實力。
還應關注以下幾點:
1.是否有金融背景或金融基因
P2P一直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實踐形式,歸其根源還是金融服務,只是服務方式更加快速,便民。運營團隊嚴謹的金融從業背景直接決定著P2P平台風控是否嚴謹。國內藉助傳統金融風控手段運營比較成功的P2P平台。
2.擔保公司實力是否雄厚
這種方式主要是由P2P理財平台跟第三方擔保公司進行合作,由第三方擔保公司來為平台的每一筆交易來進行連帶責任擔保。如借款人出現了逾期不付的問題,那麼第三方擔保公司將會為投資者進行一個全額的本息墊付,很多P2P理財平台都採用這種方式來做安全保障。
2、運營模式既決定平台業務內容及范圍,同時決定平台穩定性
P2P本質隸屬借貸雙方信息服務平台,國內大小平台根據自身特長出現了O2O、P2B等業務借貸模式。P2P是一種個人對個人的借貸模式,個人債務屬於無限責任;P2B是個人對企業,如果是有限責任公司可能出現倒閉和破產,債務追回就會十分渺茫;O2O屬於P2P時代的創新,直接線上對線下模式,也是相對比較安全的P2P理財模式。基本線上尋找投資人,線下尋找借款人,同時引入第三方擔保或融資性金融機構擔保及實物抵押。
三.風控很重要
首先,要看平台是否有投資擔保公司擔保,而且擔保公司的實力是否足夠強。是否有第三方資金託管。其次,單一項目募集資金總額過大,是否超出了該P2P平台交易總額的5%。即使很多都提供本息全額擔保,也有自己獨特的風險控制機制。要規避大額借貸資金或者資金池操作。
其次,取決於風險管理能力是否足夠強大。風控這塊主要做兩個工作,一個是前期借款標審定的時候對風險進行評估,如風險在控制范圍之外則一票否決。另一個是貸後進行跟蹤,定期對借款人的經營狀況進行了解、上門調查。
另外,線下催收能力也是風險控制能力的體現,這個判斷標准主要是在:
(1)對於抵押物的處理能力;
(2)公檢法社會資源協調能力 ;
(3)對於借款人心理分析、處理能力。
4、平台是否有逾期,逾期壞賬率具體情況
P2P平台是為借款人和投資人提供有效的信息撮合服務,使投資人資金最大化,借款人享受小微金融實惠。撮合借貸雙方過程中,肯定會產生一些小概率事件,這就是投資人和平台最討厭的壞賬和逾期,這種情況肯定存在,就連國內最權威的銀行業都不可避免。
『柒』 如何看懂p2p理財高收益背後的四大指標
指標一:逾期貸款率,是否越低越好?
「逾期貸款率」也稱「逾期率」,指的是到期沒有還的貸款額佔全部貸款額的比率,一般反映了當前的償債能力,尤其在P2P理財中,這個比率尤其重要。理論上,逾期率毫無疑問是越低越好。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當前的P2P平台披露逾期率的並不多,即使披露也普遍在3%以下,絕大多數都在1%左右,而據了解,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也僅為1.49%,國內信用卡逾期率也僅3%,P2P借貸的風險是否真的比銀行低?不是的!一是逾期率的計算在會計上有漏洞,演算法不統一,多種演算法會導致逾期率相差很遠。另外,現下P2P成立的年限都還不長,如果貸款有一年的還款期限而平台才成立半年,逾期率為0也在情理之中,但不能代表該平台償債能力強。5%以上的逾期率也並非不行,只要提供的收益率可以覆蓋這部分,略高的逾期率也是合理的。
指標二:現金支付比率,是否越高越好?
「現金支付比率」即「每年用現金支付的額度占投資本金的比率」,並不是投資收益率相關的指標,只是一種收益的返還模式,可以說它與收益率毫無關系。曾經有一家電商推出過一份現金支付比率高達8.8%的基金理財產品,卻並非「固定收益類產品」。投資者很容易將「現金支付比率」與「年化收益率」混淆在一起。投資者要謹防現金支付比率過高是以犧牲本金為代價。比如,基金達不到預期收益而強行支付8.8%的利息,會導致第二年的基金凈值下降,最終無法保本,而P2P的監管要求更少,披露的信息也遠不如基金全面,更容易鑽漏洞、渾水摸魚,投資者需要仔細甄別,看清楚廣告上很高的百分比到底是什麼指標。
指標三:擔保公司注冊資金和籌款金額比例,是否越大越好?
尤其是在P2C理財產品裡面,我們會經常將擔保公司的資金狀況當作是否能保障投資本金安全的重要指標。擔保公司資本和籌款金額比理論上確實是越大越好,代表「兜底」能力越強,但是在事實上並非完全如此。
比如市面上一款熱銷的「知名混凝土生產企業新增訂單融資」的P2C融資計劃,擔保公司注冊資本金為15347萬,該計劃預計融資470萬,比例為32:1。該擔保公司同時給多個企業擔保,融資總額遠遠大於其注冊資本。另外,由於借款企業的信息公示得並不多,我們很難判斷企業是否會通過別的渠道融資,也就是說,實際的比例很可能會比32這個數字小很多。
還有一條,就是只有極少數平台會選擇連帶責任擔保,絕大多數都是一般責任擔保。也就意味著出了問題只有在找得到具體的借款人,並且確認借款人完全沒有償還能力的時候擔保公司才會賠付,在大多數情況下擔保公司都是不能保障投資者利益的。請注意:連帶責任擔保是擔保人和借款人都負有還清全款的責任,借款人只要出現到期沒有償還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利向擔保人追討,並且擔保人有義務還清全款;一般責任擔保則沒有這個硬性規定,在法律追償認定上也較為復雜。
指標四:借款企業利潤率,是否越高越好?
一般情況下,利潤確實是越高越好,但是它僅僅是盈利水平,並不能衡量償債能力。尤其是在P2C裡面,利潤率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指標。
還是以「知名混凝土生產企業」為例,該企業有12%的利潤率,但該企業所有關於償債能力的指標均沒有披露,比如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和資本周轉率等。即使撇開償債能力指標,事實上,該企業承諾的利息為本金的13%,如果僅從利潤率上看,12%的利潤率甚至不能涵蓋13%的利息費用,可以說,這是一款收益和風險完全不匹配的投資產品!所以利潤率必須與償債能力及要支付的利息相結合,單純地追求利潤率高是沒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