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近年工商銀行貸款利率變化趨勢
請您登錄工行門戶網站(www.icbc.com.cn),點擊「行情工具-存貸利率」查詢貸款基準利率,如需了解歷史利率,在「請選擇時間」欄選擇日期即可。
各分行根據基準利率調整和風險定價原則,結合信用、期限等因素,最終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具體請您聯系貸款行詳詢。
(作答時間:2020年5月7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⑵ 中長期貸款基準利率
調整時間 六個月以內 六個月至一年 一至三年 三至五年 五年以上
2015.10.24 4.35% 4.35% 4.75% 4.75% 4.90%
2015.08.26 4.60% 4.60% 5.00% 5.00% 5.15%
2015.06.28 4.85% 4.85% 5.25% 5.25% 5.40%
2015.05.11 5.10% 5.10% 5.50% 5.50% 5.65%
2015.03.01 5.35% 5.35% 5.75% 5.75% 5.90%
2014.11.22 5.60% 5.60% 6.00% 6.00% 6.15%
2012.7.6 5.60% 6% 6.15% 6.40% 6.55%
⑶ 上市公司的長期貸款一般是固定利率的還是浮動利率的
1、高度發展期的企業、資金周轉率高、資產變現能力好的企業、可考慮浮動利率,一旦發生貸款利率大的波動,可有變現能力強的資產解決一時資金周轉;對於剛起步的企業或發展不太穩定的企業,可考慮固定利率,這樣比較謹慎和穩鍵地助力企業進入發展期。
2、所謂長期,在銀行金融學上講,就是超過一年期限的,所以,長期貸款不存在固定利率,只會是浮動利率。利率浮動根據合同約定有三種方式:(1)按月浮動,在每月1日或收息日的次日調息;(2)、按季度浮動,在每個季度的第一月的1日調息;(3)、按年浮動,在每年的1月1日調息。
3、在借款合同中利率條款均有相關約定。一般來說,對於貸款期限在一年以內的貸款(含一年),基本上執行的是固定貸款利率,而超過一年期的中長期貸款,其利率一般執行的是浮動利率。至於執行何種利率比較有利?這和國家的貨幣政策有著一定的關聯關系。從今年央行利率政策來看,利率有下行的趨勢,未來利率走低的可能性較大,因此,執行浮動利率短期內來說比較有利。
⑷ 存貸款利率變化走勢圖
你看法有點偏激,銀行存款利率確實如你所說,是國家規定的,沒有完全市場化,但是國家也是為了保障金融安全,如果利率高了,保護了老百姓,但是企業的貸款利息,必然更高,增加企業負擔,減少了經濟的活力。至於說錢存在銀行後不斷貶值,也是分年份的,有的時候是利率高於cpi的,並且有的年份cpi是負的。
如果回顧30年來,確實存款是跑不過cpi的,但是不是主觀惡意去剝削人民,是出於全局來考慮,畢竟中國人窮怕了,所以剛剛有點錢的時候不敢花,都存著,那國家出於經濟需要,就繼續投放貨幣,導致貨幣供應越來越多。咱們可能吃點虧,但是國家發展了、富強了,子孫後代就可以享福了。
另外,你說的銀行利用存貸差穩賺不賠,其實是不一定的,如果貸出去的錢收不回來,那可就賠大了,賠了一筆要賺30筆才能賺回來呢。
⑸ 歷年銀行貸款利率是多少趨勢如何
你好,摩爾龍上面就有相關資料,輸入圖中鏈接打開即可。
⑹ 中國利率的歷史走勢
自1949年以來,如果以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年期存款利率而言,中國的利率變化分為幾個階段:
1952-1954,經濟爆發式增長,利率極高,接近15%,不過只持續了三年時間。
1955-1979改革開放前,利率總體向下,1955年為7.92%,1979年為3.96%。
1980-1988的改革開放第一階段,物價飛漲,經濟起步,利率逐步開始上漲,到1988年已經上漲到8.6%。
1989-1993年,利率狂飆到10%以上,89年的五年期存款利率更是超過了18%,但是即便如此,通貨膨脹還是遠高於存款利率。
1994-1996年,逐步下降,並從97年亞洲金融危機開始下降速度急速加快,到2002年到了當時歷史最低的。
從2003年開始,中國經濟開始復甦,04年開始進入上升通道,但又遭遇了08年的金融危機,再次出現了的低利率,但是又很快回升,直至2014年再次下降。
2015年10月下調至,至今依然保持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最低水平。
(6)長期貸款利率基準利率趨勢擴展閱讀:
基準利率是在整個利率體系中起核心作用並能制約其他利率的基本利率。
在我國,基準利率主要是指再貸款利率(中國人民銀行向金融機構發放再貸款採取的利率)和再貼現利率(金融機構將所持有的已貼現票據向中國人民銀行辦理再貼現所採用的利率)
中國基準利率是指央行在貨幣市場試運行了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報價工作,這是18家信用等級較高的報價行以拆借利率為基礎,每日對各期限資金拆借品種的報價所形成的基準利率,從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每日對外發布。
央行將不斷完善利率生成環境,將它培育為「中國基準利率」,為中國金融調控從數量型向價格型調控創造條件。
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先放開貨幣市場利率和債券市場利率,再逐步推進存、貸款利率市場化。存、貸款利率放開的順序為「先外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先長期、大額,後短期、小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基準利率